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据国际轻工制品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打火机出货量达16亿支,中国占据70%以上市场份额。随着航空安全标准持续升级,打火机作为易燃物品的安全管控成为行业焦点,近期国内某国际机场发生的安检事件引发公众对携带规范及产业链发展的热议。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打火机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近日,江苏无锡苏南硕放机场发生一起外籍旅客违规携带打火机事件。监控显示,该旅客在通过安检时已有一枚打火机被没收,但仍有另一枚漏检并进入隔离区。此事件虽未造成飞行安全问题,却暴露出航空安检环节的潜在漏洞,引发行业对打火机管控标准执行力度的关注。
国际民航组织(ICAO)2025年最新修订的安全指南明确禁止旅客随身携带任何形式的点火装置登机。我国《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第32条亦规定,打火机属于违禁品需在值机环节严格筛查。此次事件中,涉事机场虽按流程完成首次查获,但二次漏检现象反映出安检设备精度与人员操作规范仍存在提升空间。
全球打火机制造企业正加速研发符合航空安全标准的新型产品。数据显示,2023-2025年期间,具备防误触设计的电子点火器需求量激增47%,相关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同比增长62%。但机场安检设备更新滞后于产品迭代速度,部分传统金属探测仪对微型打火机识别率不足89%,成为安全漏洞的主要诱因。
航空安检系统的智能化改造为相关企业带来新增长点。据市场预测,2025年全球机场安检设备市场规模将达147亿美元,其中针对便携式易燃物品的X光扫描仪需求量预计增长38%。建议投资者关注具备AI图像识别技术的企业,这类解决方案可使打火机漏检率降低至5%以下。
此次事件促使民航局启动全国安检系统排查行动。截至2025年7月,已有18家机场完成新型痕量爆炸物探测仪部署,对隐藏在电子设备中的打火机检出效率提升至96%。业内人士指出,未来三年内需建立涵盖生产端、流通渠道和使用场景的全链条监管体系。
当2025年全球打火机产业总产值突破新高之际,安全管控与技术创新的平衡发展成为关键命题。航空安检环节暴露的问题不仅推动设备升级需求,更促使制造商开发符合多层级检测标准的产品。随着智能安防技术加速渗透,相关产业链有望在保障公共安全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增长。国际机场协会(ACI)预测,到2030年配备第三代智能安检系统的机场将覆盖全球85%主要航点,为行业带来超过40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