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国际金价持续高位震荡的背景下,全球贵金属消费需求呈现结构性调整。据最新统计显示,中国黄金首饰消费量自2023年以来同比降幅超两成,而郑州市创新推出的“四零一免”以旧换新模式,通过专项补贴政策有效激活了存量资产流通。这一实践不仅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更折射出贵金属市场从静态持有向动态循环转型的发展新路径。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贵金属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郑州市于2024年6月推出的黄金珠宝专项补贴活动,首次将贵金属纳入以旧换新体系。该政策通过“四零一免”(即不限品牌、克数、增重和折旧限制,并免除新品工费)叠加15%现金补贴的组合方案,显著降低了消费者更新成本。数据显示,活动启动首日3小时内参与人数突破1.2万次,某市民仅需补差价数百元便完成30克金饰换新,凸显政策对市场活力的即时刺激效应。
此次补贴政策通过生产端与销售端双向让利形成闭环生态:消费者以旧金饰置换新品时,加工费可直接抵扣;回收的贵金属经精炼后再次投入市场流通。例如一条10克项链在满足条件后实现零成本换新,而50克手镯仅需补差价500元即可完成升级。这种模式不仅缓解了终端消费压力,更推动贵金属加工、检测、回收等环节的协同增效,形成“旧饰回流—资源再生—新品输出”的可持续循环。
2023年全球黄金饰品均价突破500美元/克后,中国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下滑26.85%,头部品牌单季关店数量达百余家。郑州市通过专项补贴将金价敏感度转化为换新动力,在维持行业产能的同时刺激消费需求。政策设计中15%的现金返还直接作用于新品购买环节,有效对冲了国际金价波动带来的市场观望情绪。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郑州活动带动当地黄金珠宝销售额环比增长37%,政策溢出效应显现。这一实践被纳入国家“扩内需”典型案例库,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制度创新打破贵金属的资产固化状态。未来随着更多城市跟进类似方案,预计到2025年我国黄金循环利用规模将突破800吨,推动行业从“保值增值导向”向“使用价值流转”转型。
总结与展望
郑州以旧换新政策的成功验证了贵金属消费模式升级的可行性:通过政策杠杆撬动存量资源、重构产业链协同机制、引导市场预期转变,为破解高金价下的需求低迷提供了有效路径。随着更多城市将贵金属纳入补贴体系,行业或将迎来“持有—流通—再创造”的生态化发展阶段,在2025年全球贵金属需求结构性调整中占据先机。这一实践不仅重塑了中国黄金市场的竞争格局,更为全球资源型消费品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创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