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电力需求持续增长与能源结构转型加速,2025年中国电力系统正面临新型挑战。如何实现高精度负荷调控、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成为关键议题。在此背景下,内蒙古巴彦淖尔供电公司通过负控装置规模化安装项目,探索出一条以技术驱动供电服务升级的新路径,为区域供电产业布局优化提供了实践样本。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供电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截至2025年6月底,巴彦淖尔供电公司率先完成年内负控装置安装目标,提前3个月实现为38户企业用户部署设备。通过分层管控模式,高压侧由负荷管理中心主导验收,低压侧则由属地供电单位推进实施,最终覆盖23.35万千瓦可控负荷资源。这种“纵向穿透、横向联动”的布局策略,显著提升了区域电网的实时监测与应急响应能力。
项目团队针对复杂安装环境创新采用“一企一策”定制方案,通过现场勘察与动态预约机制优化施工流程。技术团队严控装置调试精度,确保设备投运后数据采集误差率低于0.5%。特别在作业时段安排上,充分利用非高峰时段进行设备更换,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用电的影响,体现了供电服务的精细化管理理念。
此次规模化安装依托“设备-技术-用户”高效联动机制,形成标准化流程管理体系。负荷管理中心与电能计量中心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各属地供电公司则强化末端执行能力,构建起覆盖全链条的数字化管控网络。这种产业协作模式不仅满足当前供电需求,更为未来新能源并网、虚拟电厂建设等场景奠定了技术基础。
项目成果显示,新增负控装置使巴彦淖尔地区电网可实时监测的工业负荷占比提高至41%,突发故障响应时间缩短60%。通过强化“可观-可测-可控”三级能力,供电系统的抗风险水平显著提升,为区域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总结
2025年巴彦淖尔供电公司以负控装置规模化安装为契机,在供电负荷管理、系统智能化升级及产业协同布局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其经验表明,通过精准施策与数字化手段深度融合,不仅能有效应对当前电力供需矛盾,更可为未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关键支撑。随着此类实践的推广,中国供电服务将加速向高效率、高韧性方向演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