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压力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医疗等多个领域。长期以来,海外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主导市场,不过国产压力传感器正奋力追赶,逐渐崭露头角,以下是2025年压力传感器市场前景分析。
《2025-2030年中国压力传感器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压力传感器市场规模达106.26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至141.4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14%。中国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2023年市场规模为20.52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19.31%,预计2030年将达31.02亿美元,全球占比提升至21.93%,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达6.08%。
2023年北美占全球压力传感器市场的26.75%,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2023年北美占全球产量的33.56%,拥有Bosch、Emerson、TE Connectivity等国际巨头,主导高端市场。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领域需求持续增长,预计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5%。
2023年欧洲占全球市场的25.25%,仅次于北美。2023年欧洲占全球产量的27.73%,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在汽车压力传感器、工业过程控制领域技术领先。欧盟“绿色协议”推动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压力传感器需求,预计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2%。
2023年中国占全球市场的19.31%,预计2030年提升至21.93%。2023年中国占全球产量的12.5%,但增速显著,预计2030年份额将达13.09%。国内企业如三花智控、敏芯股份、纳芯微等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领域突破技术壁垒,2025年工业自动化领域国产化率提升至50%。
Bosch、Emerson、TE Connectivity、Sensata、Honeywell等国际巨头占据全球约33%的市场份额,主导高端市场。Denso、NXP、Huba Control、Panasonic等企业占据12%份额,聚焦细分领域。三花智控、敏芯股份、纳芯微、华润微等企业通过技术研发和国产替代策略,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压力传感器需通过AEC-Q100、ISO 26262等认证,2025年国内企业如纳芯微、芯动科技等通过车规芯片认证,进入特斯拉、比亚迪供应链。智能传感器集成AI算法,实现数据本地化处理,2025年工业自动化领域应用占比达45%。
压力传感器市场前景分析指出,全球压力传感器市场将以4.14%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30年达141.47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714.2亿元,2030年突破千亿元。
陶瓷纳米化改性提升灵敏度,高分子材料推动可穿戴传感器向无创、舒适方向发展。MEMS光刻技术分辨率提升至亚微米级,封装技术向系统级封装(SiP)发展,缩小体积并降低功耗。
压力传感器保障储运安全,市场规模随氢能应用拓展快速增长。环境传感器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噪声污染,为城市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综合来看,2025年压力传感器市场呈现“需求旺盛、技术驱动、国产替代”三大特征。国际巨头主导高端市场,中国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快速崛起,并通过技术突破向高端领域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