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已突破1.8万亿元,其中长三角地区贡献超60%的产值。作为全球最重要的集成电路制造基地之一,上海浦东新区持续发挥引领作用,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集设园)集聚了超过400家产业链企业,从业人员逾15万人。今日启动的第七届浦东新区长三角集成电路技能竞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聚焦安全加密与人工智能两大前沿领域,为产业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本届竞赛设置“基于国密标准的安全加密芯片设计”和“集成电路CAD编程”双赛道,直击国产化替代与设计工具自主可控两大痛点。据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安全芯片市场规模已达180亿美元,而中国在国密算法应用领域仍存在35%的替换缺口;同时,国内高端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市场中,本土企业市占率仅约12%,技术攻坚需求迫切。赛事通过联合高校、企业和行业协会,构建“训-赛-证-用”全链条培养体系,预计全年输送超5000名专业人才,助力破解“卡脖子”难题。
赛事同步配套集成电路人才对接会和校园招聘会,2024年数据显示,浦东新区已通过类似活动促成超3000人次就业匹配。本届特别引入保障性租赁住房使用权奖励机制,进一步强化人才留用政策。值得关注的是,集设园自2018年设立以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五年超过15%,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8%,形成涵盖设计、制造、封测的完整产业链闭环。
从竞赛规则看,“人工智能工具+集成电路CAD编程”的结合,映射出后摩尔定律时代算力驱动设计创新的趋势。2025年全球EDA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40亿美元,而中国本土企业在算法优化与云计算架构上的投入增速达行业平均水平的2倍。赛事通过集结长三角区域超3万名从业人员参与,将加速技术标准统一和跨区域协作,为2025年中国实现7纳米以下制程国产化率提升至40%的目标提供人才储备。
在集成电路产业迈向自主可控的关键期,浦东新区以竞赛为纽带,串联起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与生态构建。通过赛事数据可见,长三角地区正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协同,在安全芯片国产化、EDA工具创新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随着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投身这一赛道,“中国芯”的全球竞争力将获得持续动力,而浦东新区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也将成为行业标杆,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