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全球需求增长与战略项目驱动下的行业变革
当前全球乙烯市场持续扩容,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生产国正加速推进技术升级与产能布局。 在能源结构转型和高端化工产品国产化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中沙古雷乙烯项目的最新进展为我国乙烯产业链优化注入新动能。本文结合2025年行业数据与战略规划,深入剖析乙烯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根据行业统计,截至2025年初,全球乙烯年产量已突破2亿吨,其中亚洲地区贡献率超过60%。中国以约4700万吨/年的产能稳居首位,但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等下游产品的进口依赖度仍达35%以上。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材料等领域对高纯度乙烯原料的需求激增,预计到2026年全球乙烯消费量将突破2.4亿吨,中国占比有望提升至30%,成为全球最大增量市场。
近期消息显示,总投资448亿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已完成核心设备吊装,标志着工程进入关键阶段。该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产150万吨乙烯的能力,占2025年中国乙烯总产能约3.2%,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投资规模近2000亿元。其生产的共聚级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特种产品,可直接替代进口份额超20%,显著降低我国高端化工原料对外依存度。
从产业链视角看,乙烯生产高度依赖石油炼化和乙烷裂解工艺。当前国内85%产能仍以石脑油为原料,而古雷项目采用的轻烃裂解技术能耗降低15%,碳排放减少20%,契合“双碳”目标要求。此外,该项目与沙特在上游资源供应、下游产品协同方面的深度绑定,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对关键能源化工品供应链的自主掌控能力。
预计到2030年,中国乙烯当量自给率将从目前的68%提升至85%,但高端产品技术壁垒仍需突破。与此同时,中东地区凭借低成本乙烷资源加速扩产,可能对我国出口市场形成竞争压力。因此,古雷项目的示范效应不仅在于产能扩张,更在于推动国内企业参与国际乙烯产业链分工与技术创新协同。
2025年是中国乙烯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 中沙古雷项目通过规模化生产、技术迭代和供应链整合,将有效缓解高端化工原料供需矛盾,并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重要支撑。随着全球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及国内政策支持加码,乙烯行业有望在“十四五”末期实现产能结构优化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双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