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国分布式光伏政策调整的关键年份。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和136号文等新政落地,光伏市场在政策节点前呈现爆发式增长,前5个月新增装机量已触及2025年全年预测下限。与此同时,保障性收购政策的终止与市场化竞价机制的引入,正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本文基于最新数据及政策导向,分析光伏产业当前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光伏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前5个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量达到197.85GW,同比增长150%。其中仅5月单月便新增92.92GW,同比激增388%,远超同期历史水平。这一数据已触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对2025年全年装机量(215-255GW)的预测下限。政策驱动的“抢装潮”是核心推动力:
数据显示,2024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首超百吉瓦,累计规模达374.78GW,在整体光伏市场占比过半。然而,新能源消纳难题与电网调峰压力促使政策转向“高比例自发自用”,倒逼行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
6月1日新政实施后,工商业项目从“保量保价”转为“不保量不保价”。这一变化对投资类项目影响显著:
行业分析指出,空窗期或持续至9月,但随着各省交易电价机制完善及金融创新加速(如绿电直连、虚拟电厂),市场将快速适应新规则。
政策调整推动分布式光伏应用场景深度重构:
1. 地域集中化:
2. 产业协同深化:
3. 技术创新驱动增量:
为应对市场化挑战,企业正加速布局综合解决方案:
政策文件《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支持专线供电模式,预计未来一年或催生100GW级光伏场景需求。
2025年光伏市场的关键变量与趋势
当前政策调整已重塑行业竞争逻辑:
随着2025年市场化并网全面铺开,光伏产业需通过技术创新、场景适配和商业模式创新,在不确定的电价环境中构建“保量增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