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保健品 资讯详情
2025年中国保健品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直面监管挑战与消费风险
 保健品 2025-07-02 08:18:22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市场规模突破4800亿元,老年群体成主要消费对象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健康意识提升,我国保健品行业在2025年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全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已超4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其中60岁以上消费者占比超过45%。与此同时,市场监管总局与消协联合发布的消费提示指出,私域直播渠道中针对老年人的虚假宣传、资质造假等问题频发,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风险点。

  一、保健品营销新形态下的消费风险:从线下引流到直播间套路

  近年来,部分商家通过"免费体检""社区养生讲座"等场景吸引老年人参与活动,并诱导其加入微信社群。数据显示,约30%的私域直播流量来自此类线下导流行为。在直播间内,商家利用"祖传秘方""专家认证"等话术虚构产品功效,甚至宣称保健品可替代药物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这类违规宣传导致老年人群体年均因保健品消费受骗金额超50亿元。

  二、保健品虚假宣传话术解析:情感营销与权威背书的双重陷阱

  私域直播间的营销策略呈现高度场景化特征:"亲情关怀式"客服话术配合"限时秒杀""最后库存"等紧迫感营造,使消费者决策时间缩短至3分钟内。研究显示,85%的虚假保健品广告存在"根治疾病""包治百病"等禁止性用语,更有商家虚构医疗机构合作背景伪造信任背书。这种营销模式导致2024年保健品投诉量同比激增67%,其中涉及老年人的案例占比高达81%。

  三、保健品资质核查关键指标:从蓝帽子到国药准字的技术门槛

  消费者在选购时需重点关注三大核心信息:保健食品必须标注"蓝帽子"标识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文号(国食健注G+年号),药品则应具备"国药准字"批号。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的违规保健品中,仅17%公示了完整资质信息。通过登录国家药品监管局官网进行备案查询,可有效识别83%的虚假产品。

  四、正规渠道消费指引:构建从购买到维权的全链条保障

  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在天猫、京东等具备资质审核机制的电商平台采购保健品,并留存直播录屏、支付凭证等电子证据。数据显示,通过正规平台交易的纠纷解决率较私域渠道高出40个百分点。对于单价超过2000元的大额消费,应要求商家提供产品检测报告并签订书面协议。

  五、未来发展趋势与监管升级:科技赋能下的行业净化之路

  随着AI识别技术在直播领域的应用,市场监管部门已实现对"包治百病""专家推荐"等违规话术的实时监测,违规直播间封禁速度提升至分钟级。预计2026年将建立全国统一的保健品溯源系统,消费者可通过扫码查询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与此同时,针对老年消费者的专项普法宣传覆盖率计划在2025年底前达到90%,形成"社会共治+技术监管"的新型治理体系。

  当前我国保健品市场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关键转型期。通过强化直播领域监管、完善资质核查机制和优化消费维权路径,行业有望在2026年实现虚假宣传投诉量下降40%的目标。消费者需增强风险意识,在享受健康消费需求的同时,主动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共同推动保健品产业向规范透明方向发展。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保健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