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数据透视发电产业结构性变革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呈现显著转型特征。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36.1亿千瓦,同比增长18.8%,其中光伏发电、电网投资与火电调整构成核心驱动力。本文基于最新统计数据,解析清洁能源规模化突破、输配电网络扩容及传统能源低碳化升级的产业布局逻辑。
2025年前五月,我国光伏发电新增并网规模近2亿千瓦,同比激增57%,累计装机量历史性跨越10亿千瓦大关(达10.8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容量的30%。这一规模相当于48座三峡电站的总装机能力,并占据全球光伏市场近半壁江山。产业端形成以高纯晶硅、高效电池技术、智能逆变器为核心的全链条优势,年产值超万亿元,支撑起国际领先的光伏制造体系。
1—5月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040亿元,同比增长19.8%。以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为代表的新基建项目,年输送电量可满足超千万户家庭用电需求,其中清洁能源占比达50%。行业主体正通过推进140项度夏重点工程落地,进一步强化电网对新能源并网的支撑能力,为区域电力平衡提供保障。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火电累计装机约14.6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下降至40%。政策层面,《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要求试点机组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度电碳排放降低10%-20%,推动燃煤发电向清洁高效方向转型。这一调整既反映能源结构优化成效,也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预留空间。
总结来看,2025年我国发电产业正经历历史性转变:光伏发电形成战略级产能规模,电网基础设施加速适配新能源消纳需求,传统火电逐步退出主体地位并转向低碳化发展。数据表明,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应用与产业链优势正在重塑国内电力供给格局,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