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下,制造业正经历深刻变革。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重构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湖州市以“千企创新提升”行动为支点,在智能装备、绿色制造等领域持续突破,一季度规上工业研发费用支出同比增长8.8%,新产品产值率达46.6%(全省第三),为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制造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在南浔区旧馆街道某智能科技企业,一款集新风、地暖、空调功能于一体的六恒系统正成为市场焦点。该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将传统三大家居系统整合为单一主机,成功实现30%的产值同比增长。这一实践印证了制造行业向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需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能效优化与功能创新上持续突破,方能在细分领域建立竞争优势。
数据显示,湖州市今年前四个月新产品产值率已达46.6%,位列全省前三。这一成绩背后是企业研发体系的全面升级:通过改造实验测试环境、引入高端技术人才以及加强基础技术研发投入,制造企业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上取得显著成效。值得关注的是,全市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占比首次突破3%的历史新高,远超同期营业收入增速4.5个百分点,凸显了研发投入对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支撑作用。
为加速技术转化落地,湖州市正推进“科技企业双倍增两转化”计划,重点布局国家及省级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高能级平台。通过搭建“三位一体”的科创平台体系(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制造业企业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上获得更强支撑。例如在智能家电领域,企业正依托这些平台开展前沿材料与AI控制算法的深度结合,为2025年后的行业迭代储备技术能量。
当前全球制造产业正经历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深刻转型。湖州市通过强化研发投入、完善创新生态、聚焦市场需求三大路径,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开辟新增长极。随着智能制造技术持续突破与政策红利释放,预计到2025年末,该市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有望冲击50%大关,为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本。(注:本文数据截至202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