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医疗技术创新加速推动诊疗水平提升,但如何平衡高质量服务与合理费用成为关键议题。近期发布的《放射检查、超声检查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通过标准化定价机制,为新技术应用扫清障碍,助力患者享受普惠性医疗服务。截至2025年,该政策已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指出,过去医疗检查存在多项争议:CT设备均价已从3000万元降至1000万元,但服务费用调整滞后;电子胶片取代实体胶片后,部分机构仍捆绑收取打印费;床旁X射线摄影按部位叠加收费等问题频发。指南明确要求打破此类“大锅饭”模式:
通过改革,部分检查费用显著下降,如骨关节CT平扫加三维重建降价超50%,既减轻患者负担,又促进检查资源高效利用。
高端医疗设备的国产化进程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支撑。指南通过明确前沿科技的服务价格项目,推动新技术快速落地应用:
指南突破传统定价模式,将技术指标转向临床实际需求导向:
总结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核心目标在于让技术创新真正惠及患者。指南通过标准化收费、加速前沿技术落地、强化临床价值导向三方面举措,既遏制了过度医疗和资源浪费,又为国产高端设备发展提供政策护航。随着政策的全面实施,未来更多高质量医疗服务将以可负担的价格覆盖更广泛人群,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