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综述:近年来,成都加速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建设,通过构建覆盖全域的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融合体系,不仅显著提升市民出行效率和生活品质,更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升级。截至2024年底,成都都市圈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670公里,日均服务超600万人次,成为驱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引擎。)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轨道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以“轨道引领城市发展”为核心理念,成都构建起覆盖商业中心、居住区和产业园区的立体交通网络。通过高强度开发沿线土地资源,形成集办公、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组团,推动“人城产”深度融合。截至2024年底,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670公里,车站数量突破423座,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依托跨市域的资阳线等线路,成都都市圈加速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轨道上的都市圈”格局初步形成。
轨道交通网络释放出强大的商业价值与产业集聚效应。当前,成都地铁日均客运量达600万人次,占公共交通分担率的63%,沿线站点已开发商业项目超376万平方米,吸引570余家产业链企业入驻,形成“一校一总部三基地”的产业布局,全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与成都轨道集团合作打造的车站商业平台,更将推动全国性轨交经济生态加速成型。数据显示,站点周边写字楼、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年均开工量近百万平方米,成为城市消费升级的重要支点。
从无障碍卫生间到儿童友好车站,从保障性租赁住房到社区生活中心,轨道交通网络正转化为市民触手可及的民生福祉。截至2024年底,成都已建成2.8万套(间)轨道站点周边保障房,并运营首个综合开发项目“轨道城市·寓见”。通过最小行车间隔压缩至2分钟、准点率超99%等精细化管理举措,市民平均通勤时间缩短至38分钟。同时,“地铁驿站”“未来社区生活中心”等创新服务场景,将咖啡店、展览空间与生态公园串联成网,让轨道站点成为15分钟生活圈的核心枢纽。
(总结:成都以轨道交通为脉络,串起城市发展、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的多维图景。通过构建高效通勤网络、激活沿线经济潜能、打造全龄友好服务场景,这座超大城市正以“轨道+”模式重塑空间格局,让都市圈发展更具韧性、更有温度,持续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