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丘陵山区农业生产中,地形复杂与传统农机作业效率低的矛盾长期制约着区域农业现代化进程。甘肃省立足当地实际需求,将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作为突破方向,在西和县启动首个山地智能高效轨道运输实验项目,为破解山区机械化难题探索新路径。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运输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西和县山地智能高效轨道运输试验验证与推广应用项目,是甘肃省2024年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以"需求牵引研发、场景反哺制造"为实施逻辑,重点突破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工程化瓶颈。通过构建"研发-测试-改进-推广"的全链条协作机制,将有效缩短产品迭代周期,提升设备在复杂地形中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项目将在西和县选取3个典型示范基地(西峪镇乔堡村、长道镇赵家村),建设总长11.3千米的智能轨道网络,并部署16台套运输机具。通过真实场景下的性能测试,系统评估山地智能高效轨道运输系统的运载能力、能耗效率和故障率等关键指标。项目组将同步编制产品标准规范与适用性评价报告,为后续规模化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该工程通过建立"产用研"联动平台,推动农机装备制造企业与农业生产主体形成良性互动。示范应用过程中收集的地形数据、农户反馈及作业参数,将直接反哺产品研发环节,加速适配性改良进程。预计项目完成后,可使丘陵地区农产品运输效率提升40%以上,降低人工成本达65%,为全省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树立标杆。
综上所述,西和县山地智能轨道运输项目的启动标志着甘肃省在农机装备创新领域迈入新阶段。通过构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标准制定-产业推广"的完整闭环,不仅破解了传统农机难以适应复杂地形的技术困境,更探索出适合山区特点的机械化发展路径。随着项目成果的逐步转化应用,将有力推动全省丘陵地区农业生产力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甘肃省2024年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项目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