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总字数:约1200字)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以“旅游兴区”为战略导向,聚焦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强化人才引育、深化校地协同、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构建起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刚刚结束的河东区文旅康养产才融合发展对接会上,政产学研各界围绕资源禀赋与产业升级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索“旅游休闲+温泉康养+医疗养老”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
河东区依托高校科研优势,联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机构共建“星火”硕博工作站,并组织专家团队开展线上技术更新与线下义诊活动10余场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通过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校地双方在人才交流培育、基层能力提升等领域深化协作,为文旅康养产业注入创新动能。例如,在琅琊古城景区,《国秀·琅琊》演艺项目已完成千场演出,这一以“千年琅琊”文化为核心的沉浸式体验项目,正成为区域文旅融合的标杆案例。
针对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缺口,河东区将文旅康养人才纳入重点规划,出台专项政策吸引急需紧缺人才,并制定系统化培训计划。通过选聘高校教师与企业导师联合授课,已累计开展专题培训1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同时,该区支持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8家文旅康养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以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形式定向培养人才,目前共设立7个产业订单班,年输送专业学生400余名,涵盖旅游服务管理、康复技术等关键领域。
河东区立足“温泉康养”与“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战略,已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健康服务业创新发展试验区及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并成功培育8家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4家四星级以上酒店民宿。在资源联动方面,通过整合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手段,推动文旅产品创新升级;同时借助医疗资源优势,开发温泉疗养、中医康养等特色服务项目,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养生·冬温泉”的四季全时消费场景。
为破解人才供需错配难题,河东区引导职业院校结合本地资源特色开发课程体系,例如增设旅游管理、康复护理等专业,并配套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联合研发项目、实训基地共建等方式,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例如某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区内温泉康养企业开设“定制化”课程模块,学生毕业即实现精准就业,既满足了行业人才缺口,也降低了企业培训成本。
总结:
河东区的实践表明,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产才融合为核心抓手,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与机制创新,构建起“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未来,随着校企合作持续深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该区有望进一步释放文旅资源潜力,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为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地区提供可复制的经验范式。(完)
(注:文中数据均来自公开报道及河东区政府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