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中国方便面市场经历十年震荡后正迎来关键拐点。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方便面销量达到462.2亿份历史峰值后持续下滑,至2023年已降至431.2亿份。面对外卖冲击、健康升级和消费场景碎片化等多重挑战,行业领军品牌白象通过精准洞察市场需求,在"辣味经济"赛道率先突围,以创新产品矩阵实现市场份额逆势增长,为行业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范本。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方便面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当高铁取代绿皮车,外卖平台重塑饮食习惯,传统方便面行业陷入结构性调整。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方便面销量较峰值下降超两成,行业面临"付出更多回报更少"的内卷困境。消费者需求从基础果腹转向品质升级与情感价值双重满足:健康诉求催生高汤品类崛起,Z世代推动社交化消费场景扩展。白象通过28年行业深耕,率先完成产品矩阵的战略重构,在2023-2024年间实现方便速食类目市场份额增长1.58%,成为破局内卷的典型案例。
以痛觉触发快乐的吃辣文化,正重塑食品消费图景。白象旗下子品牌"大辣娇"持续深耕辣味赛道:2006年推出首款火鸡拌面后,先后开发小龙虾拌面、火锅风味面等产品矩阵。今年5月与卫龙联名推出的"辣条拌面",创新融合三重爽辣体验,在抖音平台首日即引发社交裂变传播。这种将地域饮食文化转化为标准化产品的路径,既满足年轻人解压需求,又通过辣味社交货币实现圈层渗透。数据显示,该产品上线后带动白象品牌在食品饮料领域跻身抖音热榜前10。
白象的创新策略呈现"慢功夫"与"快反应"的双重特质:对核心品类进行持续迭代升级,从2013年"大骨面"开启骨汤时代,到今年发布的"甄味汤馆"系列,每5年完成一次技术革新;同时建立市场响应机制捕捉新兴需求。当抖音平台出现香菜偏好群体时,白象迅速推出"超香香香香香菜面",通过绿色面饼、赠送新鲜香菜等差异化设计,在2023年首日售罄并登顶多品类榜单。这种传统工艺与年轻化表达的融合,使产品既保持品质根基又获得社交传播势能。
在行业信任危机中展现底气(如"土坑酸菜"事件中的积极应对),为白象积累品牌资产奠定基础。数据显示,2023年12月至2024年11月期间,白象在方便速食类目中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了1.58%,增速位居行业首位。通过线上渠道重构(抖音店铺登顶美食品类榜)与线下终端优化的双轮驱动,品牌成功实现从传统面企到"国货之光"的形象升级。这种转型印证着:在内卷时代,比价格战更重要的,是持续创造消费者需求与情感认同的产品价值。
当行业站在品质化、年轻化的十字路口,白象的实践揭示了破局关键:既要坚守产品创新的根本逻辑,又需构建与新生代消费者的对话体系。从基础温饱到情绪消费的价值跃迁中,中国方便面行业的下半场竞争,终将回归对消费需求本质的深刻理解与持续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