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事件概述
近期,一起涉及中药饮剂的违规添加问题引发社会关注。消费者在石家庄某中医院购买的治疗失眠中药饮剂中检测出含有西药成分地西泮,该物质属于国家严格管控的精神药品。桥西区市场监管部门已对涉事机构立案调查,并强调将持续加强药品安全监管,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5月17日,消费者通过互联网问诊在石家庄普泽中医院购买了治疗失眠的中药饮剂。服用后出现异常困倦反应,随后将剩余药液送检,结果显示含有第二类精神药品地西泮成分。两家检测机构复核结果一致,涉事药剂已由公证部门封存。
针对此事件,石家庄桥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5月19日公开通报称,已对涉事医院河北普泽医养服务有限公司石家庄中医医院立案调查,并强调将依据调查结果依法处置相关责任方。该局同时表示,将持续强化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切实保障群众用药权益。
根据《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年版)》,地西泮被列为第二类精神药品,需凭医生处方并在医疗机构严格管控下使用。此类药物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导致身体依赖性和成瘾性,滥用风险极高。
涉事医院在中药饮剂中添加地西泮的行为,不仅违反了《药品管理法》关于药品生产、销售的规定,更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监管部门的介入凸显了对此类违规行为“零容忍”的态度。
涉事医院值班医生此前回应媒体称,“绝不会添加任何西药成分”。然而,在检测结果与患者反馈形成直接矛盾的情况下,桥西区市场监管局已启动正式调查程序。
事件曝光后,相关方曾试图通过非公开渠道协商解决,但消费者明确拒绝,并选择将证据公之于众以推动问题彻底查清。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监管部门表示将以事实为依据,依法严肃处理。
结语
此次中药饮剂违规添加事件暴露出部分医疗机构在药品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管漏洞。地西泮作为受控物质出现在传统中药制剂中,不仅违反国家法规,更严重损害了中医药行业的公信力。监管部门需以此为鉴,加强源头管控与全流程监督,确保药品安全底线不被突破,切实维护消费者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