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日用其他 资讯详情
资管产品收益与市场指标挂钩趋势加速:行业转型重塑投资者回报逻辑
 挂钩 2025-05-19 14:05:12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资管行业迎来密集调整,银行理财、公募基金及私募机构纷纷通过业绩基准“换锚”、浮动费率改革和指数增强策略布局等方式,将投资收益更紧密地与市场指标或考核标准挂钩。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反映了低利率环境下产品设计的创新需求,也折射出资管行业向长期价值导向转型的核心逻辑。

  一、银行理财产品业绩基准密集下调,部分产品“换锚”至存款利率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挂钩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5月以来,包括广银理财、民生理财等在内的多家机构宣布下调上百只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后,部分产品的基准下限已接近或低于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水平,例如3年以上期限产品近三月平均收益率仅跑赢1个月期产品。某股份行理财公司人士坦言:“当前市场收益中枢持续下探,调整基准是行业普遍选择。”这一趋势折射出资管机构对低利率环境的适应策略——通过降低业绩承诺以规避预期落差,并尝试将部分产品锚定货币基金或通知存款等流动性管理工具。

  二、公募基金改革推动浮动费率落地,管理人利益与投资者深度绑定

  5月16日,易方达、华夏、南方等26家基金管理人同步上报首批基于新规的浮动费率基金。这一举措是公募行业践行“同甘共苦”理念的关键一步:新规则要求基金经理薪酬需直接挂钩基金业绩偏离基准的程度。此前依赖明星效应吸引资金的模式正被打破,管理人更需通过精细化运作控制跟踪误差。数据显示,今年4月8日以来已有12家基金管理人自购旗下产品超5.4亿元,进一步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的一致性。

  三、指数增强型基金发行激增超5倍,基准约束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在监管要求“压实比较基准考核”背景下,今年前五个月新发指数增强基金规模已远超去年全年总和。这类产品强调通过量化策略获取超额收益的同时,必须严格对标特定指数表现。Wind数据显示,此类工具的密集发行倒逼机构转向更透明的竞争模式——混合债基年内最高回报达13%,而私募债券策略平均收益率仅6.94%,凸显“基准约束”对主动管理能力的考验。

  四、保险资金长期试点扩容,中长期资本入市加速市场稳定

  金融监管部门近期拟新增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额度,推动国寿资产等机构积极争取三期试点资格。此举与公募、私募通过产品设计绑定收益逻辑形成呼应,共同构建资本市场“慢钱”生态。数据显示,当前理财产品负收益率环比仅微升1.0个百分点至1.96%,显示投资者对挂钩策略产品的接受度逐步提升。

  总结:

  资管行业的此轮调整以“挂钩”为纽带,将产品收益与市场指标、考核标准深度绑定,既是对低利率环境的务实回应,也是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竞争转型的关键举措。银行理财调降基准强化风险适配,公募浮动费率重塑激励机制,指数增强策略重构竞争规则,保险资金扩容提供长期支撑——这些趋势共同勾勒出资管市场通过制度创新提升投资者回报的新图景。在这一过程中,机构需平衡收益承诺与风险管理,而投资者则需更关注产品设计逻辑背后的长期价值导向。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挂钩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