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总标题)
2025年招商银行首季财报发布后,市场呈现显著分化态势。尽管零售业务传统优势持续,但信用卡资产质量波动、非息收入下滑等因素引发关注。机构投资者与国际投行分别采取增持和减持操作,折射出对招行增长前景的差异化判断。
作为A+H股上市银行,招商银行业绩表现引发资本博弈。某大型保险机构年内三次增持该行H股股份,在5月初将持股比例推升至12%,主要基于其7.49%的高股息率及蓝筹股配置价值考量。同期某国际投行则连续减持超300万股,认为净利润同比下滑2.08%暴露盈利增长动力不足。
招行零售贷款规模达3.65万亿,但季度增幅仅0.38%,创下近年来新低。虽然管理零售AUM突破15.56万亿元(季增4.3%),2.12亿的零售客户基数仍呈现增速下滑趋势——年增幅从7.07%降至当前6.5%。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信用卡不良贷款生成额达100.07亿元,虽同比微增但已占据整体新增不良的60%,显示消费信贷领域风险持续积累。
尽管公司贷款实现6.49%增速至3.04万亿元,房地产业务仍存隐患。2872.98亿元涉房贷款中,不良率升至4.79%,较年初微增0.05个百分点。整体不良贷款余额667.43亿(季增11.33亿),通过核销、证券化等渠道处置152.11亿,维持拨备覆盖率420.54%的高位缓冲。
H股股价长期溢价现象(当前48.95港元)未能阻止机构操作分化。保险资金看重其高于A股2.17个百分点的股息率,而国际投行对全年盈利增幅持谨慎态度。这种分歧反映在估值模型中:分红吸引力与成长性预期正在形成新的平衡点。
总结而言,招商银行正面临零售转型深化期、资本市场价值重估期的双重挑战。非利息收入波动暴露了业务结构的风险敞口,信用卡等消费信贷领域的质量变化将直接影响盈利稳定性。如何在保持高股息优势的同时激活增长新动能,将成为决定其估值修复的关键变量。当前市场分歧本质是对传统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的考验,在经济复苏节奏未明背景下,这种博弈或将在中报季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