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1%,核心CPI涨幅回升至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7%,降幅较上月扩大。当前经济运行呈现"消费温和回暖与工业品通缩压力并存"的特征,政策端持续发力稳定物价预期,部分领域供需关系改善释放积极信号。
4月份CPI环比上涨0.1%,涨幅高于季节性水平。食品价格环比上升0.2%,牛肉价格上涨3.9%、海水鱼价上涨2.6%以及鲜果薯类涨价共同推升,仅鲜菜与猪肉降幅收窄至低于季节性波动。出行服务因假日需求回暖带动明显回升,叠加国际金价传导影响,金饰品价格大幅上涨10.1%。同比看CPI下降0.1%,能源价格下行拖累显著,同比下降4.8%,但食品降幅收窄至0.2%,服务价格保持0.3%的温和增长。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7%。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回落对国内相关行业形成明显下拉,原油、有色金属等进口依赖度高的产品价格承压。国内煤炭需求进入淡季,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均降3.3%,电力热力生产价格也随新能源替代效应下降0.3%。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如汽车、电子设备等行业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影响,价格环比延续下跌趋势。
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推动部分行业回暖,去年11月至今年4月数据显示:交通工具价格降幅较前6个月显著收窄2.3个百分点;家用器具价格累计上涨2.9%,扭转前期跌势。基建投资带动黑色金属、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1.4和1.0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表现亮眼,可穿戴智能设备价格上涨3.0%,服务器、微特电机组件等智能制造相关产品价格稳中有升。
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释放双重作用下,部分行业呈现积极变化:新能源乘用车价格降幅收窄0.2%;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价格上涨2.7%,半导体设备制造上涨1.0%。贸易多元化战略推动纺织服装服饰业价格跌幅收窄至0.3%。这些结构性改善表明,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国内经济韧性持续显现,政策调控效果逐步向价格领域传导。
总结来看,4月份物价数据反映了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多重特征:消费端呈现温和复苏态势,核心CPI回升印证内需修复基础;工业品通缩压力仍存但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改善。随着促消费政策加码、高技术产业加速成长及基建投资持续发力,未来价格体系将逐步向合理区间回归,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健支撑。政策层面需继续做好跨周期调节,巩固结构性回暖趋势,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