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交通技术革新浪潮中,飞行汽车正加速从概念走向现实。作为低空智能交通领域的关键突破,小鹏汇天的"陆地航母"项目通过关键技术验证与量产体系搭建,推动空中出行场景逐步落地,为城市立体交通网络构建奠定重要基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航母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2024年5月,小鹏汇天宣布其飞行体X3F的生产许可证(PC)申请正式进入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受理阶段。该证书作为航空器量产合规的关键凭证,标志着企业已具备按设计标准规模化制造安全合格产品的体系能力。目前其浙江智造基地建设进度达70%,预计2024年四季度竣工,为2026年实现飞行汽车量产交付奠定硬件基础。
行业数据显示,我国飞行汽车产业规模在2023年已达22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三成。分析预测国内eVTOL市场稳态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其中通勤(208亿)、观光(683亿)和整机销售(1260亿)构成核心应用场景。技术成熟度、法规完善度与用户接受度的协同提升,正推动产业从示范运营向商业化普及加速演进。
A股市场已有超过90家上市公司涉足飞行汽车领域。建新股份参股企业推进样机研制;长安汽车与头部厂商深化战略合作;富奥股份获得电控减振器等关键部件订单;光洋股份则在2026年量产节点前完成核心轴承测试。资本市场动态显示,今年以来该板块平均涨幅近10%,苏奥传感、高测股份等企业因技术突破带动成交额环比激增超350%。
根据机构预测模型,祥源文旅通过"低空+文旅"战略布局实现87.1%的净利润增速预期;广电计量凭借军工检测需求释放,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6.59%,创历史新高。在估值维度,包含宏发股份、华阳集团等在内的21只标的股被机构测算存在超过20%的潜在上涨空间。
总结:飞行汽车作为下一代智能交通载体,正在经历从技术研发到量产落地的关键转折期。随着生产体系认证加速、应用场景拓展和资本市场资源倾斜,城市立体交通网络重构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产业参与者通过关键技术突破与合规化进程推进,有望在2026年前后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为未来出行方式带来革命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