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宏观经济 资讯详情
4月CPI同比微降0.1% PPI降幅扩大至2.7% 市场供需结构变化显现
 PPI 2025-05-11 22:34:56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中国4月份物价数据呈现差异化特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环比由跌转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跌幅扩大至2.7%,连续多月处于负增长区间。这一表现既反映国际大宗商品波动对国内市场的传导效应,也体现内需修复进程中的结构性特征。

  一、CPI环比“由降转涨” 食品与能源价格分化明显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PPI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从环比看,4月份CPI上涨0.1%,涨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食品项成为主要支撑力量:鲜果因天气延迟上市价格上涨显著,牛肉受进口成本上升影响降幅收窄,水产品进入休渔期后供应减少推升价格1.5%。能源价格则延续弱势,同比下跌4.8%,环比持续走低,其中成品油、煤炭和天然气价格均承压下行。国际原油市场因关税政策扰动及主要产油国增产计划导致的供需失衡,是拖累国内能源类商品价格的核心因素。

  二、核心CPI涨幅稳定 显示经济内在韧性

  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与前两月基本持平。这一数据表明,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但服务消费需求(如旅游、出行)在节假日效应带动下保持温和增长态势,消费市场整体呈现修复动能。政策层面近期推出的扩大内需组合拳,或为后续核心CPI回升提供支撑。

  三、PPI环比降幅持平 国际大宗商品拖累显著

  4月份PPI同比下降2.7%,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跌幅达3.1%。国际输入性因素仍是主因: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叠加俄罗斯等产油国超预期增产,导致原油、有色金属及黑色金属价格加速下行,并通过产业链传导至国内相关行业。下游化工品和生活资料价格也受终端需求不足拖累,整体呈现“上游承压中游疲软”的传导链条。

  四、未来展望:CPI温和回升 PPI压力持续

  短期内物价走势或延续分化态势。CPI方面,在政策组合拳推动消费场景扩容(如节假日旅游)、以旧换新政策刺激耐用消费品需求等因素影响下,下半年同比增速有望逐步回归至1%以上水平。PPI则面临更大挑战: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预期将抑制工业品需求,叠加国内制造业产能释放与基建投资节奏,预计年内降幅可能进一步扩大。

  综上所述,4月份物价数据既体现了外部环境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强影响,也展现了国内消费市场的内在韧性。未来政策需在稳增长与控通胀间平衡发力,通过提振内需逐步缓解PPI下行压力,同时防范输入性因素对CPI修复节奏的扰动。当前物价结构变化为宏观调控提供了空间,也为观察经济复苏强度提供了重要参考指标。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PPI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