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石油 资讯详情
4月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景气指数回升至100.21 终端需求与补库效应成关键驱动因素
 石油化工 2025-05-15 09:00:13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全球经济复苏面临贸易摩擦挑战的背景下,国内石油化工行业在政策刺激和市场需求双重作用下展现出韧性。随着终端消费加速回暖及企业补库存周期启动,4月份行业景气指数实现环比增长,反映出产业链中下游环节对冲外部压力的能力增强,同时也暴露出上游资源端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

  一、景气指数回升3.97个百分点,终端需求与补库形成核心支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4月石油化工行业景气指数达到100.21点,较上月上升3.97个百分点。这一向好趋势主要源于国内消费端的持续回暖:一方面,政府密集推出的促消费政策加速了汽车、房地产等关联产业的需求释放;另一方面,企业为应对旺季提前启动补库周期,存货周转率在连续下滑后首次回升,有效拉动了产业链整体活力。

  二、分行业景气分化显著,中下游回暖抵消上游压力

  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表现亮眼,景气指数环比上升7.21个百分点。受益于终端订单增长和原材料成本回落,企业采购积极性提升带动生产端活跃度增强。

  橡胶、塑料及其他聚合物制品业成为复苏主力,其景气指数环比增长5.09%,汽车制造等下游产业的需求扩张直接推动该领域产能释放。

  燃料加工业在出行需求回升的拉动下,景气指数上升3.68个百分点,成品油消费量同比显著增加。

  相比之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受国际油价暴跌拖累,景气指数环比下降1.06个百分点。尽管国内原油产量保持稳定,但市场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抑制了上游投资意愿。

  三、生产端呈现“下游热、上游冷”格局,利润收缩压力加剧

  4月石化行业生产分化明显:中游加工环节如橡胶制品业生产热度显著回升,而原油开采指数却环比走低。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终端产品需求旺盛,但国际油价较3月大幅下跌传导至产业链后,导致下游产品价格普遍承压。受成本与售价双重挤压影响,行业整体利润呈现收缩态势。

  四、存货周转率触底反弹,假日经济延续复苏动能

  外部环境虽因贸易摩擦加剧存在隐忧,但国内消费市场表现强劲。4月“五一”假期效应提前释放,汽车销售和房地产竣工数据均显示回暖迹象,带动企业补库节奏加快。分析指出,5月假日效应的持续将强化终端需求支撑作用,预计石化行业景气指数有望延续回升趋势。

  总结

  4月份石油化工行业的结构性复苏凸显了国内市场需求对冲外部风险的能力,但上游资源端面临的国际油价波动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仍需警惕。未来行业发展或将呈现“中下游主导、上下游分化”的特征,政策层面的精准调控和产业链协同效率提升将成为行业稳定增长的关键。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石油化工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