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作为曾经与茅台并驾齐驱的"药中茅台",片仔癀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十年来最黯淡的成绩单。这家拥有500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不仅营收增速跌至7.25%,市值更较巅峰时期蒸发1700亿元。当黄牛炒作泡沫破裂后,其核心产品片仔癀锭剂从1600元的天价回落至市面流通价500元,折射出市场对"稀缺性溢价"的重新审视。这家以中医药瑰宝自居的企业,正面临如何在褪去资本包装后证明自身真实价值的关键考验。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片仔癀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凭借国家级保密配方和天然麝香等稀缺原料背书,片仔癀构建起独特的"药用+礼品"双属性商业模型。从2003年125元/粒起步,通过20余次提价将终端售价推高至760元/粒,其锭剂产品克单价一度超越黄金。资本市场更是将其与贵州茅台并列,赋予"抗通胀资产"的叙事溢价。在20162021年的高速增长期,企业营收年均增长24%,市盈率最高突破160倍,市值直逼3000亿元大关。
消费降级浪潮下,片仔癀赖以生存的高端礼品市场遭遇双重打击。商务宴请场景缩减叠加政策约束,导致实际治疗需求占比从15%被动上升至不足30%,暴露出过度依赖非医疗需求的风险敞口。原料端成本压力接踵而至,核心成分天然牛黄三年涨价154%(65万/公斤→165万/公斤),麝香十年涨幅超300%,尽管2023年提价28.8%,但医药板块毛利率仍下滑2.93个百分点。渠道库存周转天数同比激增47%,进一步印证"稀缺性"概念被市场证伪。
面对发展困局,片仔癀在年报中披露了11项肝癌临床试验和2个中药新药管线布局,试图通过循证医学重建价值认知。但现实挑战异常严峻:研发费用率连续五年低于2%,日化业务7%的收入占比难以形成第二增长曲线;核心产品仅获批"热毒血瘀"适应症,却要支撑高达1600元/粒的历史高价,在临床治疗场景中面临成本效益质疑。当市场从追逐概念转向价值回归,唯有真正解决肝病领域未满足需求的产品创新,才能重塑这家老字号的竞争力。
片仔癀的发展轨迹印证了资本神话与实体经济的辩证关系:过度依赖稀缺性叙事终将遭遇反噬,只有回归药品本质的研发突破和临床价值创造,才能在医药红海中开辟新航道。当前市值腰斩既是泡沫破裂的结果,更是企业重新定位的契机——在原料成本攀升、政策监管趋严的新环境下,如何平衡传承与创新,将成为决定这家老字号能否穿越周期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