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能源 资讯详情
多晶硅期货震荡折射行业供需博弈加剧
 多晶硅 2025-05-14 11:50:22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国内期市早盘多数品种飘红,集运欧线涨幅超10%,乙二醇(EG)、苯乙烯(EB)涨逾4%。然而光伏产业链核心原料——多晶硅期货却逆势下跌近2%,与近期市场传闻及机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行业供需矛盾持续深化的现状。

  一、市场传闻扰动未改基本面逻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多晶硅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尽管有消息称光伏行业头部企业拟通过联合收购和减产挺价来重塑价格体系,但相关厂商已明确否认该消息真实性。这一事件凸显当前多晶硅产业在库存高企与产能过剩背景下面临的复杂局面。业内人士指出,市场情绪波动对短期走势有一定影响,但多晶硅价格仍由供需关系主导,尤其临近交割月后现货库存能否顺利向期货端转移将成为关键变量。

  二、减产预期或推动价格中枢上移

  当前多晶硅行业面临显著的生产亏损压力,部分企业已接近现金成本线。若主流厂商启动实质性减产,叠加宏观情绪修复带来的乐观预期,期货价格存在进一步反弹空间。某机构测算显示,在现货价格企稳前提下,PS2506合约或重新站上40000元/吨关口。值得注意的是,近月合约定价模式仍遵循“现货+升水”逻辑,减产对现货市场的提振效果将直接影响期货市场信心。

  三、结构性矛盾倒逼行业深度调整

  需求端疲软态势短期内难以扭转,海外光伏装机增速放缓加剧了库存消化压力。即便维持自律性减产措施,在乐观假设下全行业库存可用天数最快也要到2026年下半年才能降至合理水平(约1个月)。这意味着多晶硅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仍需加码,通过产能出清和技术升级重塑市场平衡将成为未来核心课题。

  四、期货与现货联动强化价格传导机制

  随着交割窗口临近,期现价差动态变化将直接影响企业套保策略选择。若期货价格上涨能有效传递至现货端,则可缓解行业库存压力;反之则可能引发新一轮博弈。当前市场参与者普遍关注两大焦点:一是头部厂商能否通过主动减产稳定价格,二是终端需求何时出现实质性回暖信号。

  总结

  多晶硅期货的波动轨迹清晰映射出光伏产业链供需关系的深层矛盾。尽管短期存在政策预期与成本支撑带来的反弹动力,但长期看行业仍需通过结构性调整化解过剩产能。在库存压力未根本缓解前,价格修复进程或将反复震荡,企业需密切关注现货市场动态与宏观环境变化,在风险管理中把握周期性机遇。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多晶硅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