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标准建设在电力行业的支撑、引导和调控作用愈发重要。近年来,中国电力市场在市场化改革、新能源占比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2025年,电力行业的发展需求对标准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绿电交易、现货市场技术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等方面。本文通过对电力市场领域标准现状的梳理和未来需求的分析,旨在为电力行业的标准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2025-2030年中国电力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电力市场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涉及人、财、物的结合,以及市场规则、成员和技术支持系统的协同。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规范电力市场的发展,构建了一个基础框架,涵盖市场运营管理、技术支持系统等多个方面。标准的受众主要是各类市场成员,而标准的对象则包括市场运营管理、技术支持系统等。这些标准不仅为市场运营提供了基本的度量基准和规格认定,还为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供了保障。
电力市场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子领域,其标准化工作已初步建立框架体系,但仍有待完善。目前,主要的标准化国际组织包括IEC TC57等,国内则有多个对口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如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电力行业发展需求分析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底,电力市场领域已发布57项标准,已立项待制定29项标准。这些标准涵盖了基础及通用、技术支持系统、市场运营管理等多个系列。然而,现有标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标准已不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且在绿电交易、市场仿真系统等方面存在标准缺失。
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对标准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当前,中国电力市场面临现货市场建设全面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等重大趋势。这些趋势要求电力市场标准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绿电交易及其自动化系统支持:随着新能源大量入市,绿电交易规模和业务复杂度将迅速提升,迫切需要相关技术标准支持。
现货市场建设:现货市场的全面展开需要相关标准的支撑,但目前很多问题尚未充分暴露,相关技术仍在积累中。
市场运营系统和市场主体系统:随着市场复杂度的提高,需要建立更多自动化系统,并对其接入交易运营系统的交互接口进行规范化管理。
通过对电力市场领域标准现状与需求的评估,发现存在显著差距。特别是绿电交易业务和系统类标准的需求最为迫切,其次是市场业务运营和市场运营系统类标准。这些差距反映了电力市场快速发展和不断产生新需求的现状,也暴露了标准建设的不足。
面对标准需求与现状的差距,建议按照“最大差距优先”的原则进行标准布局。具体建议包括:
优先解决亟需的标准规范问题:如基于区块链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技术规范标准、电力现货市场运营系列标准等。
关注技术成熟度和市场需求: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逐步布局基础信息模型、市场技术规范等标准。
动态调整标准布局:根据电力市场的发展和技术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标准布局方向和策略。
六、总结
电力市场的运行和发展依赖于政策法律、市场规则、技术标准等多方面的协同作用。本文通过对电力市场领域标准现状的梳理和未来需求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标准布局建议。未来,需要持续关注电力市场的发展动态,动态把握标准现状与需求之间的差距,综合权衡,及时调整标准布局方向和策略,以确保电力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