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国内金饰市场持续降温,主要品牌足金价格连续走低,反映出国际金价波动及贸易环境变化对终端消费的直接影响。5月13日数据显示,多个头部黄金品牌单日降幅超两位数,而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主力合约更出现2.48%的显著下跌。这一系列连锁反应背后,是全球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与市场情绪转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金饰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5月13日监测数据显示:周生生足金饰品以991元/克报价,较前一日下跌16元;周大福及周六福同品类价格均降至992元/克,单日跌幅同样达16元/克。老庙黄金则以987元/克的售价出现13元/克降幅。终端市场的同步调整直接映射出上游原料成本的变化——当日伦敦金现价报收3233.55美元/盎司(微跌0.06%),而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价格更下跌至761.02元/克,跌幅达2.48%。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关键转折点。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框架,美国将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91%关税,并对剩余"对等关税"采取分阶段实施策略。中国同步降低反制措施力度,这一双向让步显著缓解了市场紧张预期。地缘政治风险溢价的消退直接导致黄金避险需求减弱,在岸离岸金价均呈现回调态势。
国际期货市场分析显示,贸易环境改善叠加美元流动性充裕使黄金投资吸引力暂时下降。不过消费需求端出现分化:虽然关税政策缓和可能提振工业用金需求,但消费者信心指数走弱或抑制终端购买力。数据显示4月黄金现货供应出现罕见短缺,暗示持货商惜售心态浓厚,而第二季度金饰消费量预计因价格高企显著下滑。
尽管短期金价面临回调压力,但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依然构成支撑因素。劳动力市场波动可能推升避险资产配置需求,黄金ETF持有量存在进一步增长空间。不过供应链端的压力不容忽视,若现货短缺状况持续,未来价格修复可能超出当前预期。
总结来看,国内金饰市场价格变动正成为全球经贸政策调整与金融市场情绪的缩影。短期内关税缓和带来的下行压力与供需失衡形成博弈,而中长期黄金作为战略资产的价值仍受宏观经济变量影响。对于消费者而言,当前市场波动提供了购入机会,但需关注后续政策动向对价格走势的持续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