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手机终端 资讯详情
四川布局脑机芯片 引领人机交互未来十年
 芯片 2025-05-12 16:51:51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科技竞争向生物智能领域延伸,中国在脑机接口赛道的布局持续加速。作为国内首个省级专项产业计划,《四川省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攻坚突破行动计划(2025—2030年)》以医疗场景为核心突破口,通过芯片研发、产品注册和临床应用三位一体推进战略,为全球神经疾病治疗与智能康复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范式。

  一、五年双阶段目标: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

  四川省明确设定分步实施路径:到2027年将完成3款侵入式和5款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并实现省内首例侵入式手术突破,预计年服务医疗患者超5万人次。至2030年目标更进一步,计划培育10家链主企业、100家专精特新企业和2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覆盖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精神类疾病干预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体系,全年手术量将达3000例,服务患者超10万人次。

  二、核心技术突破:芯片国产化驱动产业革新

  行动计划重点攻关低功耗脑机芯片与柔性电极等关键器件,通过打造"术前规划术中导航术后康复"全链条装备体系,解决技术卡脖子问题。在非侵入式领域,聚焦脑电采集设备和眼动追踪装置研发,推动自闭症、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的智能诊疗方案落地。相关数据显示,国内首款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的无线微创系统已成功植入3名患者,标志着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推进。

  三、医疗场景扩容:价格体系完善加速临床转化

  继湖北建立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定价标准后,四川同步支持将该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通过开放神经疾病诊疗、成瘾治疗等应用场景,推动医疗机构常态化开展植入手术。国家层面已出台专项服务项目立项指南,明确侵入式设备置入/取出费用规范,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合规化商业路径。

  四、全球竞合格局:中国方案抢占技术制高点

  当前国际头部企业正加速临床试验进程,国内研发同样取得突破性进展:"北脑一号"系统已完成多例植入手术,清华大学联合体开发的微创设备进入创新审查通道。数据显示,20302040年全球医疗领域应用规模或达千亿美元量级,中国通过政策协同与场景开放,在非侵入式产品商业化和侵入式技术研发两端同步发力,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竞争版图。

  总结来看,四川省通过系统性产业规划构建了从芯片研发到临床应用的完整生态闭环,其目标不仅在于解决数百万患者的医疗需求,更旨在抢占智能人机交互的技术制高点。随着核心器件国产化率提升和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完善,中国有望在脑机接口这一战略领域实现创新引领,为全球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提供"中国样本"。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芯片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