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但韩国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年轻人才流失困境。随着医学院招生规模扩大与就业前景转变,大量理工科优等生正从芯片研发领域转向医疗行业,这一趋势对韩国作为全球半导体制造中心的长期竞争力构成严峻挑战。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芯片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指出,韩国高校半导体相关专业的学生退学率持续攀升。2023年有17名研究生中途退出半导体工程课程,到去年这一数字增长至26人,增幅达52.9%。值得注意的是,首尔及周边地区80.7%的退学者选择转攻医学学位。顶尖高校与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企业合作培养的合约制半导体专业也遭遇困境:2023年四所核心院校共有18名本科生提前终止学业,较2020年翻倍增长。
尽管芯片行业为顶尖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海外研修机会及企业就业保障,仍挡不住医学热的冲击。去年首尔五所高校半导体合同系录取新生中,138人拒绝入学报到,远超77个常规招生名额。汉阳大学SK海力士合作项目仅10个学位就有36名录取者弃读,延世大学系统半导体专业更出现65人放弃25个席位的极端情况。
韩国本土流失的人才正流向国际芯片巨头。台积电今年为日本新厂招募时吸引了大批韩国研究生级专家,美光科技去年底在多所高校展开招聘活动。更具冲击力的是中国芯片企业的薪酬策略——提供的薪资水平已达韩国同行的23倍,进一步加剧人才外流压力。
教育界指出政府扩大医学院招生计划(2025年将新增1800个学位)正系统性削弱半导体领域吸引力。拥有前沿技术储备的硕士博士流失对产业冲击尤为显著:这些高学历人才本可直接填补企业研发核心岗位,其专业知识缺口短期内难以弥补。
总结而言,韩国半导体行业正面临双重危机:一方面本土人才被医疗行业的稳定前景吸引而转向,另一方面海外竞争者不断加码挖角。当芯片工程师的培养周期需要510年时,当前的人才断层现象可能在未来数年内导致技术优势丧失。如何平衡医学与工程教育投入、构建更具竞争力的职业发展路径,将成为决定韩国半导体产业全球地位的关键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