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中,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外贸延续了平稳增长态势。海关数据显示,货物贸易总额达14.14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与进口呈现差异化表现,民营企业活力增强、高技术产品增势显著等结构性亮点不断涌现,为全年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贸易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今年前四个月,中国货物贸易实现平稳开局。数据显示,14月累计进出口总额达14.14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表现尤为突出,8.39万亿元的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7.5%,展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进口则受内外部环境影响小幅下降4.2%至5.75万亿元。单月来看,4月份进出口总值达3.84万亿元,同比增长5.6%,出口增速进一步扩大至9.3%,反映出外需回暖与企业接单能力提升的双重效应。
在经营主体方面,民营企业持续发挥关键作用。14月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8.05万亿元,同比增长6.8%,占全国贸易总值比重升至56.9%。这一占比不仅巩固了其作为第一大外贸主体的地位,更直接拉动同期整体进出口增长3.7个百分点。从产品结构看,高附加值领域表现亮眼,前四个月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规模突破1.52万亿元,同比增长7.4%,成为推动贸易质量提升的重要引擎。
在国际市场布局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持续升温。数据显示,前四个月对东盟、中亚五国等周边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9.2%和9.9%,带动整体对周边国家贸易规模达到5.1万亿元,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这种区域合作深化不仅稳定了传统市场,也为拓展新兴市场空间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商品结构分析,高技术产品的亮眼表现折射出中国产业链升级的成效。无论是集成电路、光伏组件等出口拳头产品,还是精密仪器、关键零部件进口需求的持续释放,均体现了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前四个月1.52万亿元的高技术贸易规模,在整体外贸增长中贡献显著,印证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落地。
综合来看,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外贸在复杂环境中展现出较强韧性,民营企业活力、区域合作深化与产业升级三大动力共同发力,为全年外贸保稳提质奠定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深入实施,中国外贸有望在全球经济复苏中继续发挥稳定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