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日前举行的第四届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成都工博会),以“融合创新·智造未来”为核心主题,集中展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工业领域的最新成果。展会聚焦工业自动化、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机器人等七大核心板块,吸引了600余家参展企业,近千项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同台亮相,展览面积超6万平方米。这场盛会不仅呈现了西部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的新图景,更成为区域产业升级与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工业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展会中,工业自动化展区以“未来工厂”为设计理念,生动展现了柔性机械臂精准抓取零件、AGV小车自主运输物料、数字孪生系统实时监控生产数据等场景。通过科瑞IOLink系统、万可数字化移动展厅等技术应用,企业得以实现工艺效率的全面提升。控制系统云端一体化、人机协作及全流程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为制造业提供了从单点改造到全链升级的多元化路径,成为西部地区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推动力。
在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领域,大族、邦德等龙头企业集中展示了激光切割、折弯成型、智能打标等前沿技术。从金属板管的精密加工到焊接去毛刺工艺的升级,展区内的设备不仅体现了行业领先水平,更凸显了成渝地区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实力与产业协同能力。
机器人展区汇聚了涵盖本体制造、核心部件研发及系统解决方案在内的全产业链产品。协作机器人、特种服务机器人与移动机器人的集中亮相,展现了其在汽车制造、物流仓储等行业的深度应用场景。通过技术迭代与场景适配,机器人正逐步成为推动西部工业效率提升和模式变革的核心工具。
作为展会亮点之一,四川链博馆聚焦氢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展现了本地企业在关键领域的突破。燃料电池电堆功率密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动力电池、车载芯片等产业链环节的完整呈现,则印证了成渝地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从零部件到整车的“硬核实力”。这一展区不仅强化了区域产业协同效应,更为西部经济圈构建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提供了示范样本。
作为西部工业与全球市场对接的重要桥梁,成都工博会通过搭建高效交易平台,加速了新技术向商品和服务的转化。同时,展会依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中展示,推动形成了“技术研发场景应用资本注入”的创新闭环,助力西部地区成为工业技术、人才和资本的集聚高地。
总结
本届成都工博会以多元化的展区布局与前沿技术展示,全面呈现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上的探索成果。从智能制造到产业链协同,展会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技术路径参考,更通过构建开放合作生态,为西部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未来,随着更多创新资源的汇聚与应用场景的拓展,成都工博会将继续发挥其作为区域产业升级引擎的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