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省工业经济在一季度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湖南工业经济的强劲增长势头,也彰显了湖南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方面的显著成效。湖南通过持续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的“双轮驱动”,在稳增长中展现出韧性,在调结构中积蓄动能,为全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2030年中国工业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湖南在工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三一集团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率先宣布全面转型新能源,停止燃油车的生产研发,将资源集中投入到新能源业务中。这一转型不仅体现了企业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把握,也展示了湖南工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大竞争力。2024年,三一新能源重卡销售量同比增长166%,达到1.4万多台,这一成绩有力地支撑了湖南工业经济的平稳增长。
工业行业经济环境分析提到除了三一集团,湖南的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制造业也在一季度表现出色,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2.8%和11.4%,对全省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显著。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量在1—2月达到14.41万辆,跃升至全国第4位,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湖南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反映了湖南工业在智能化、绿色化产品方面的蓬勃兴起。
湖南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航发南方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向广州地月轨道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交付首批2台涡桨-6发动机,预计未来5年将交付约200台发动机。这一合作不仅展示了湖南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也体现了湖南工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显著成效。
此外,长沙河西天仪研究院在卫星制造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成功发射3颗商业卫星,卫星总装周期压缩至6个月,成本降低60%。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湖南在航天领域的创新能力,也反映了湖南工业在智能化、绿色化产品方面的快速发展。一季度,湖南规模工业企业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17.9%,服务机器人增长61.5%,光电子器件增长52.7%,传感器增长43.7%,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湖南工业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品方面的强劲发展势头。
湖南工业经济效益持续向好,企业营收和利润齐增。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自去年9月以来再次回到50%以上的扩张区间,表明制造业市场预期改善,供需两端同步回暖。湖南的情况同样乐观,1—2月,全省规模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9%,比去年同期加快6.6个百分点,行业增长面为74.4%。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7%,每百元营业收入中费用为9.9元,同比减少0.5元,总资产周转天数和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分别减少7.1天和0.5天。
省统计局对4077家规模工业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6.3%的企业处于正常生产经营状态,41.4%的企业对下季度发展持乐观态度。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湖南工业企业的信心和活力,也为湖南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湖南将继续通过政策支持和精准对接,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推动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省工信厅副厅长毛六平介绍,将常态化开展“送解优”行动,紧盯重点链群和细分领域,精准开展产销、产融、产学研等对接工作,协调解决一批行业共性问题和企业现实困难。这些措施将为湖南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推动湖南工业在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产品方面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2025年湖南工业经济在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和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持续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的“双轮驱动”,湖南工业在稳增长中展现出韧性,在调结构中积蓄动能,为全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湖南将继续通过政策支持和精准对接,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推动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工业经济的发展贡献湖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