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互联网应用 资讯详情
2025年网络直播行业现状分析:积极引导网络直播者加强自我规范
 网络直播 2025-05-09 09:20:48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网络直播行业已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直播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为各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网络直播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网络直播行业发展现状

  《2025-2030年中国网络直播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网络直播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随着移动网络技术与设备的不断普及,互联网消费空间不断扩张,为网络直播行业的兴起提供了广阔的机会。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70.4%,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规模为9.86亿,占网民总体规模的99.7%。移动互联网支付用户规模达到了8.53亿,占手机网民总体规模的86.5%。这些数据表明,移动互联网的高度普及已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显著特征,为网络直播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网络直播行业的兴起也促使网络主播群体取得了国家正名。2020年5月,互联网营销师作为一种新职业被纳入国家职业体系,标志着网络直播从业人员正式进入国家行业运作体系,其从业合法性得到了保障。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网络直播行业的社会认可度,也为行业的规范化、体系化、制度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网络直播用户群体不断扩大,行业内部也在进行自我调整。2020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了6.17亿,占整体网民的62.4%。其中,电商直播用户、真人秀直播用户和演唱会直播用户规模分别增长了1.23亿、3168万和3977万。尽管游戏直播用户及体育直播用户规模有所减少,但以电商直播为龙头的网络直播行业总体仍在蓬勃发展。后疫情时代,网络直播行业依托的线下活动将恢复至疫情前状态,行业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

  此外,网络直播内容分类不断细化,直播内容丰富多元。以Bilibili视频网为例,其网络直播内容被划分为游戏、娱乐、电台等8大板块,涵盖30多个下属类别。这种内容的精细化和多元化发展,使得网络用户能够更轻松地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直播内容,进一步降低了供需对接的时间成本。

  二、网络直播行业存在的现实困境

  尽管网络直播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仍面临一些现实困境。首先,网络直播准入门槛低,内容元素良莠不齐。随着行业的热度提升,一些网络主播通过低俗化内容博得大众眼球,导致直播内容难以管控,违规违法内容屡见不鲜。这种低门槛的准入制度为不良与低俗信息的滋生和传播扩散埋下了隐患,亟待完善。

  其次,网络生态治理情况复杂,个人权利面临威胁。网络直播的即时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特点,使得主播的行为更有可能触及他人的权益,如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与著作权等。用户的隐私权问题在网络直播行业发展过程中尤为突出,平台在运营过程中会收集大量用户个人信息,但相关的防范机制仍未构建起来,用户对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也未充分理解。此外,网络直播平台具有信息分布复杂、主体用户身份多样的特征,维权面临诸多困难。

  最后,网络舆情成因复杂,直播从业者舆论监管困难。网络直播因其现场性、即时性和不可预料性,容易成为网络舆情产生与传播的新平台。直播过程中常见的粗俗、碎片化内容表达,往往夹杂着非理性的、情绪化的内容,容易引发公众舆论的混乱。特别是在网络语言千变万化、网络新词层出不穷的情况下,网络信息内容的检测更加难以实现精准把控。

  三、推动网络直播行业良性发展的建议

  为了推动网络直播行业的良性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首先,促进网络直播内容健康创新发展,打造“直播+”新模式。网络直播行业的价值在于优质内容的创造和全方位创新的不断实现。从需求方角度来看,网络直播用户的沉淀要求从业者具备持续、稳定的内容创新力与生产力。创新“直播+”新模式,促进网络直播平台与其他产业的跨界合作和线下相关产业的布局,为“互联网+实体经济”提供新的引领渠道,使网络直播成为主流的沟通手段和传播模式之一。

  其次,强化网络直播监管,加强法律保障与技术管网能力。加强网络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是保证网络直播平台健康发展的关键。相关部门与各大直播平台应继续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细则,积极引导网络直播者加强自我规范,促进网络直播行业相关权利保护,实现长期繁荣发展。技术上应利用科技手段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引进或开发高效、精准、稳定的监控系统,对网络直播者的不良行为展现予以及时制止与处置。互联网主管部门应统筹兼顾,打造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监管机制,形成立体化、广覆盖的网络直播监管体系。

  最后,加强网络舆情引领,培养选拔网络主播领袖。网络直播行业现状分析指出,网络直播行业的兴起丰富了网络舆论的形成渠道,扩大了网络舆论的影响群体。应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促进网络直播从业人员合理性自律,在社会伦理与法律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做出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行动言论。物色、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代表人物,提前介入网络直播过程,将工作重心放在初期工作上,尽早掌握培养选拔网络直播行业代表人物的主动权。打造更多正能量网红,通过网络舆论塑造大众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四、总结

  目前,我国网络直播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期,其未来发展前景良好。应当抓住网络直播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社会各领域及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与消费机会,为我国互联网产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网络强国建设。与此同时,应消除网络直播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弊端,从网络直播内容和相关从业者下手,强化价值引领,克服网络直播行业开端粗放发展带来的消极社会影响,及时制止网络直播行业中的不良现象,促进网络直播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网络直播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