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通用机械 资讯详情
机器人浪潮下的科技投资新机遇
 机器人 2025-05-08 11:13:44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5年的科技浪潮中,机器人产业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不仅在制造业中崭露头角,更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在这一背景下,科技投资领域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机器人产业的前景、技术突破以及如何在市场波动中把握投资机会。

  一、成长之路:从新能源到科技投资的跨越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科技投资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与基本面成长的力量。从业15年、实战7年的经验表明,从新能源板块起步,逐步拓展至AI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始终密切关注技术快速创新的高成长行业,是成功的关键。尽管市场波动不断,但对于基本面优质的高成长产业而言,业绩兑现、基本面得到市场认可时,向上弹性同样强劲。

  深度研究产业链、严谨验证上下游是投资的基本原则。前瞻性与战略定力尤为重要,前瞻性要求识别企业真实价值,挖掘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质企业;战略定力则需要在面对产业质疑时,凭借深度研究坚定信心、长期持有,从而把握企业高速发展带来的机遇。

  从新能源车研究为开端,深入探究锂电池、苹果产业链等上下游领域,随着电动车智能化发展,学习硬件、芯片知识;华为等企业入局新能源车后,钻研无人驾驶、软件技术;2022年人形机器人和AI崛起,又积极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前瞻眼光与耐心坚守,既依赖行业增长,也得益于精选优质公司。自2017年管理基金以来,新能源行业快速成长,投资业绩既受益于行业整体发展,也得益于主动把握产业链细分机会与精选优质企业。找到需求旺盛的方向并选出优质企业,便能获得丰厚回报。长期跟踪让对科技细分赛道充满信心,而投资所需的耐心也必不可少。

  二、科技行业波动应对:在起伏中保持定力

  科技股在发展前期易因产品不成熟、业绩未兑现等因素出现较大波动。人形机器人领域尽管技术突破不断,但市场反应平淡,股价下跌。然而,只要终端产品具备产品力,需求就会存在。中国制造的优势已从手机、电脑延伸至汽车行业,未来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有望超越汽车,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

  在多年的投资经历中,逐步形成应对波动的策略。首先,坚持深度研究,前瞻判断尤为重要。如果科技股的真实发展情况和空间周期超出预期,就可以持有时间更长一点。无论是技术,还是后续发展情况,如果与预期不符,就需要提前应对。

  其次,从投资角度,如果对估值设定上限,可以减少波动,但这只是前提。对于深度研究科技股的投资者而言,如果仅仅为了控制估值,而放弃对具备未来潜力的方向进行布局,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此外,在市场热情高涨、股价快速上涨时,需要关注潜在风险。科技爆发速度很快,但在不同行业的落地速度可能有快有慢,其爆发的潜在空间决定了接下来科技股演绎的空间,人形机器人领域亦是如此。电动车突破从0到1的阶段用了67年时间,人形机器人领域何时实现这一突破,这一时间预期将直接影响市场对空间的判断。

  虽然从投资角度,常常关注估值倍数,但最真实的估值应基于产业发展进度。尽管产业仍在进步,但股价表现会相对缓和。因为科技存在新变化,需要我们持续跟踪,最终市场表现和产业真实发展会保持一致。

  三、科技受经济周期影响小:在乱世中坚定科技投资信念

  年初,DeepSeek的诞生给了我们非常大的科技自信,但贸易战也为市场环境带来很大压力。贸易冲突最差的预期可能已经过去,当关税双方加到100%多的时候,再往上加已经没有意义了。大部分国家并不想对等关税,而是想缓和贸易冲突。中国资产在这样的环境下是有优势的,因为很多资产价格已经在相对底部的位置,没有太大的泡沫和风险。

  历史上,AI和科技周期的发展并不会受经济衰退、经济危机,甚至政治博弈太多的影响。尤其拉长来看,很多科技的创新依然在继续。哪怕在相对乱世的情况下,科技是更为必须的,尤其是面临贸易冲突,科技是自立自强的自信,是我们的底气。所以,越是这种情况下,越要加大对科技和整个AI未来的布局和发展。

  四、机器人产业:广阔前景与技术突破

  在AI相关的投资方向上,看好机器人在AI、在硬件领域的应用,认为这是制造业和AI科技的结合。北京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大赛上,机器人表现超出预期,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骄傲的成就。人形机器人是继房子、车子之后又一次机会,甚至规模可能比汽车更大,可能是几十万亿级乃至几千万亿级。

  人形机器人现在处于从0到1的技术突破阶段,并不是非常完善的产品。这需要我们做耐心资本,因为它可能需要十年磨一剑。回顾电动车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200公里续航,到现在的先进技术和无人驾驶,都经历了必经的过程。人形机器人同样如此,需要时间和耐心来发展成熟。

  人形机器人现在突围和发展的速度比电动车更快。从概念提出到现在,短短两三年时间,人形机器人就从一个概念变成了可落地的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厂商在内的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入局。国内的产业链基础雄厚,有成熟的汽车产业链、无人驾驶基础和AI大模型,科技巨头的加入更是加速了发展进程。随着技术瓶颈的突破和AI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

  在机器人浪潮的推动下,科技投资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深度研究产业链、前瞻判断技术发展趋势,并在市场波动中保持定力,投资者可以把握住这一历史性的投资机会。机器人产业不仅具有广阔的前景,更在技术突破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愿我们共同以理性与耐心,拥抱这个充满可能性的时代。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机器人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