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矿山机械 资讯详情
2025年梭车行业现状分析:我国梭车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梭车 2025-05-07 15:37:55

  在煤炭资源开采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短壁机械化成套装备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梭车作为其中关键的运输设备,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煤炭开采的效率与效益。近年来,我国在短壁机械化成套装备研发与应用上取得显著成果,梭车等设备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深入探究其现状与发展趋势,对推动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一、短壁机械化成套装备及梭车配套方式

  以连续采煤机为主的短壁机械化成套装备是集机、电、液为一体的自移式设备,具备 “即采即退”、机动灵活的特点,配套方式会依据地质条件灵活调整。目前,我国典型的短壁机械化成套装备配套中,梭车在间断运输工艺里占据重要地位。间断运输工艺通常配置 2 台梭车(运煤车)和 1 台给料破碎机,同时还有连续运输系统 1 套;连续、间断运输工艺则包含 1 台连续采煤机、1 台带式输送机、1 台锚杆钻车、1 台铲车以及 2 台行走支架。

2025年梭车行业现状分析:我国梭车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十一五” 期间,通过相关项目攻关,我国成功研制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短壁机械化装备。其中,SC15/182 型梭车最大载质量 15t,卸载时间 45s,回转内径 3.0m,回转外径 6.8m,爬坡角度 6°。这套装备设计起点较高,部分设备性能优于进口同类产品,已在多个矿区推广应用 20 余台(套),生产能力可达 80 万 - 120 万 t/a,平均全员工效 77.6t / 工。

  二、梭车相关关键技术现状

  短壁工作面复杂的地质条件、狭小的空间以及频繁的设备调动等因素,给短壁机械化成套装备关键技术攻关带来巨大挑战,梭车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

  在行走技术方面,由于短壁工作面空间受限且设备调动频繁,连续采煤机需要具备调速范围广、启动转矩大、能频繁启停的履带行走装置,梭车则要求有转弯半径小、重载启动能力强的行走系统。我国已攻克直接千伏级交流变频调速技术(调速范围 0 - 18m/min)、重载软启动技术、复杂路面下高可靠性制动系统、空间连杆全轮转向系统、重载轮边减速器、无轴承行星传动技术等关键技术,但低电压大电流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技术、可伸缩传动技术等研究仍不成熟。

  在输送技术领域,短壁工作面输送系统输送点多、运输量大且换向频繁。我国已攻克摆动式刮板输送机凸轮补偿技术、纵横全向刮板输送链摆动输送技术等,开发出具有较强适应巷道转弯和底板起伏功能的长距离、多转向、同步行走式连续运输系统,以及连续采煤机用双输出装运减速器、短节距精密套筒滚子链输送等技术。不过,柔性带式输送机技术、双链轮链条输送技术等还处于攻关阶段。

  粉尘防治技术上,国内外实践表明,连续采煤机配置机载湿式除尘系统,结合全风压与局部通风机的局部通风技术可有效降尘。虽然在部分除尘技术应用上取得良好效果,但湿式滚筒技术、涡流控尘技术等在我国的应用还不成熟。

  顶板控制技术方面,我国短壁工作面支护水平有待提高,采场内支巷顶板管理常采用留煤皮或大尺寸煤柱方式,存在采出率低和安全隐患。目前已攻克履带行走式支架相关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国产履带行走式支架,主、辅助运输巷顶板管理普遍采用锚杆、网、锚索组合支护技术,锚杆钻车的应用提高了锚护效率,但动态信息锚杆设计技术、全自动化锚钻系统、超高强锚杆等技术的研究应用尚不成熟。

  成套装备自动化技术领域,无线通信与音视频交互技术等的应用实现了工作面多种功能,但全功能遥控,惯性导航、防撞技术、煤岩界面识别、输送平衡控制技术、预报型故障诊断、在线自动控制等技术在我国研究尚属空白或处于起步阶段。

  三、当前存在的技术问题

  尽管我国在短壁机械化成套装备及梭车技术研发上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关键技术水平、整机及元部件可靠性相对较低,在防爆蓄电池、高端材料、液压密封及动力元件、重载轴承、截割振动抑制、噪声控制、自动化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适应性不足且配套方式单一,受关键技术和基础研究制约,成套装备中单体装备系列化开发未完成,主采设备难以满足多种特殊煤层开采需求,梭车等运输设备现有的配套方式无法满足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差异大、配套多样化的要求。

  锚护时间长,无法实现掘锚平行作业,以现有装备为基础的掘进工艺中,掘、锚设备调动频繁,锚护速度滞后于掘进速度,平均支护时间是掘进时间的 2 - 3 倍,影响采、支平衡。

  四、未来研究目标与发展方向

  未来,短壁机械化成套装备及梭车技术将朝着多个方向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将更加深入,需加强关键元部件攻关,开展提高成套装备系统可靠性的综合技术研究,加大安全型、智能型技术攻关力度,研究短壁工作面安全、环境与采煤的协调开采技术,建立健全装备标准体系。

  单体装备将呈现差异化,针对我国煤矿地质构造多样化特点,会开展连续采煤机及其后配套装备的系列化开发,拓宽适应范围,加快薄煤层装备研发,高效截割技术、全断面综合化掘进机组、掘锚机组将成为研发重点。

  配套方式将更加多样化,为提高整机与生产系统的配套性,针对不同赋存条件,多样化配套方式会不断涌现,已有成功尝试为后续发展提供了经验。

  成套装备将向智能化迈进,实现短壁工作面少人化、无人化开采是煤矿安全生产的迫切需求,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自主导航技术、自动锚护技术、煤岩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的应用将推动装备智能化进程。

  总结

  综上所述,2025年梭车行业在短壁机械化成套装备发展的大背景下,既有技术突破带来的发展成果,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2025-2030年中国梭车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我国在短壁机械化成套装备研发与应用上已取得显著进展,梭车等设备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在关键技术、适应性和配套方式、锚护作业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未来,通过关键技术深入研究、单体装备差异化发展、配套方式多样化以及成套装备智能化推进,有望进一步提高短壁机械化成套装备的技术水平,推动煤炭工业朝着资源采出率高、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目标迈进,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能源保障 。

热门推荐

梭车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