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各地旅游活动丰富多彩,游客热情高涨,旅游消费持续升温,为2025年旅游市场注入了强大动力。从城市到乡村,从山川到海岸,旅游市场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潜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出游人次与消费双增长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旅游市场迎来了显著增长。据《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旅游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测算,5天假期期间,全国国内出游人次达到3.14亿,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高达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这一数据充分表明,旅游市场正在从规模扩张向品质升级转变,游客对于旅游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观光,而是更加注重个性化、多样化的体验。各地旅游产品供给“多点开花”,满足了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推动了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
满足个性化需求 “五一”假期,旅游产品供给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满足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各地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如浙江嘉兴的稻田龙虾音乐嘉年华,将多元音乐表演、创意市集和互动体验相结合,展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及农特产品的销售。此外,亲子游、携宠游、自驾游等细分市场也异常火热,青海、新疆、宁夏等地景区门票销售额同比增长1至2倍,邮轮游预订量同比飙升120%,国潮文化深度赋能旅游,古镇流量激增超30%,反向旅游带火乡村游,新疆民宿预订提前两个月进入旺季。这些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供给,为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深度体验,进一步推动了旅游市场的繁荣。
融合业态创新体验 “五一”假期,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成为一大亮点,文化特色愈发浓郁。各地通过创新旅游业态,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场景,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例如,山西隰县古巷等古城古巷热度持续攀升,安徽安庆、新疆喀什等地将文化演艺融入旅游活动,推出了有品质、有流量的文旅产品;北京通州月亮河图书市集、广东深圳福田咖啡生活周等市集文化氛围浓厚,福建漳州木偶嘉年华、四川自贡彩灯博物馆手绘花灯等备受游客欢迎。此外,贵州省榕江“村超”、台江“村BA”等“村”字号群众性文旅体活动持续火爆,为游客呈上了一场体育与文化交融的盛宴。随着过境免签政策范围扩大、离境退税政策不断加力,入境旅游也持续复苏,缅甸、韩国、马来西亚等成为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地,占外国游客总数的57.4%。重庆无人机灯光秀等特色旅游项目吸引了大批入境游客打卡,以大熊猫等为代表的文创IP产品深受外国游客青睐。出境旅游同样火热,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成为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
旅游市场情况分析提到提升游客体验为了更好地惠及广大旅游消费者,各地文旅部门及有关行业协会在“五一”假期推出了一系列惠民举措。例如,江西省九江推出常态化优惠政策54项,北京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在草莓音乐节期间开通专属直通车,方便乐迷出行。各地还联动交通、住宿、金融等企业,丰富消费惠民措施和优质产品,在合作平台发放旅游购物电子消费券包。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带动会员单位推出“景区欢乐消费季”,中国旅行社协会倡导旅行社推出景区免票、酒店折扣、机票立减等惠民礼包。此外,多地景区结合实际情况,延长开放时间,增加夜场活动。如湖南博物院“五一”假期期间每天延长开放时间至晚上8点,每日增加预约名额5000人;陕西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景区开放夜场,每天增加1.5万张门票。这些贴心的优惠政策和惠民举措,为游客提供了多项便利,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进一步激发了旅游市场的活力。
综上所述,2025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出游人次与消费双增长,旅游产品供给多元化,文化特色愈发浓郁,惠民举措持续发力。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为2025年旅游行业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升级和创新,旅游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游客带来更多优质、丰富的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