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国内旅游行业在经历短暂的低谷后,迎来了强劲的复苏。在机票和住宿环节“以价换量”策略的推动下,旅游收入已超过2019年水平。作为连接游客与交通、住宿服务的重要桥梁,在线旅游平台(OTA)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成功搭乘了“以价换量”的顺风车。随着行业复苏的深入,平均机票价格与酒店价格逐渐回升,各大平台也在积极调整战略,以应对市场变化并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旅游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国内旅游市场表现强劲,出游人次达到56.15亿,同比增长14.80%。其中,城镇居民出游人次为43.70亿,同比增长16.30%;农村居民出游人次为12.45亿,同比增长9.90%。旅游总花费达到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0%,已超过2019年的5.73万亿元。这一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在于交通和住宿环节的“以价换量”策略。与2023年相比,国内平均机票价格和酒店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有效刺激了旅游需求的释放。
在这一背景下,OTA平台成为最大受益者。2024年,某头部OTA平台营业收入达到533.77亿元,同比增长19.78%,净利润为172.27亿元,同比增长72.24%;另一家知名OTA平台营业收入为173.41亿元,同比增长45.77%,净利润为19.88亿元,同比增长27.00%。两家平台的业绩均创下近五年来的最高值,充分展现了其在行业复苏中的领先地位。
尽管旅游行业整体复苏,但各细分市场的表现却出现明显分化。在景区领域,受门票减免政策和新兴景区分流等因素影响,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乏力。在连锁酒店领域,业绩分化同样显著。2024年,某连锁酒店集团通过零售业务和酒店网络扩张实现营业收入72.48亿元,同比增长55.34%,净利润12.75亿元,同比增长73.01%。而另一家连锁酒店集团虽然营业收入增长,但净利润却出现下滑。
在交通运输环节,尽管三大航空公司的营业收入保持增长,但净利润仍处于亏损状态,不过亏损幅度有所收窄。数据显示,2024年,某航空公司载客人数为1.65亿人次,同比增长15.84%,但每收费客公里平均收益同比下降12.73%。住宿市场方面,2024年国内酒店整体RevPAR为118元,同比下降9.70%。交通和住宿成本的下降,成为推动旅游行业复苏的重要因素。
随着旅游行业的复苏,平均机票价格与酒店价格逐渐回升。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机票平均价格为885.70元,同比增长4.40%,较2019年提升8.60%。为应对这一变化并推动业绩持续增长,两大OTA平台选择了不同的战略路径。
某平台选择加大海外市场布局,其国际平台2024年酒店和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70.00%。通过多笔海外投资,该平台已在北美、欧洲和东南亚市场建立了稳固的布局。2024年四季度,其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达到14.00%,成为收入增长的重要引擎。
另一平台则选择深耕国内酒店运营,通过收购万达酒店管理100%的股权,进一步完善了在酒店管理领域的布局。万达酒店管理旗下拥有9大奢华和中高端酒店品牌,截至2024年底,其在运营酒店数量为204家,客房总量达到4.02万间。这一收购不仅扩大了该平台的酒店业务规模,还弥补了其在高端品牌领域的空白,形成了覆盖高端至经济型的全品类布局。
旅游行业的复苏离不开“以价换量”策略的推动,而OTA平台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平均机票价格与酒店价格的回升,各大平台通过调整战略,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无论是通过出海拓展国际市场,还是通过收购深耕国内酒店运营,OTA平台都在为未来的持续增长奠定基础。旅游行业的复苏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