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矿产 资讯详情
数字经济时代的数据矿产:从“内循环”到“外循环”的突破
 矿产 2025-05-05 10:20:00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数据已成为核心生产力。然而,尽管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价值释放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当前,海量数据仍处于“原矿”状态,缺乏有效的加工和融合,导致数据孤岛现象普遍存在。与此同时,信任缺失使得数据流通和验证成为难题。如何通过可信数据空间推动数据的高效流通和融合利用,已成为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一、可信数据空间的构建与农业普惠金融的创新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矿产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在黑龙江佳木斯,农业数据的价值正在通过可信数据空间得到释放。佳木斯市整合了包括生产者种植补贴、耕地地力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土地确权台账等超5万条农业数据,并通过规范化授权运营的模式,依托国有数据运营公司,结合区块链、密态计算等技术,融合卫星遥感、农户个人授权等多源数据,建立了用于农贷的普惠金融体系架构。这一创新模式不仅让农户贷款变得更加便捷,还通过实时掌握农户真实经营情况,有效判定风险,为农户信贷提供数据支持。自4月初上线以来,这一体系在20多天内完成了100多笔贷款投放,充分释放了沉淀在政府报表中的公共数据价值。

  二、从主体信任到技术信任的转变

  可信数据空间的核心在于通过技术手段建立信任机制,保障数据在空间内流通、加工和验证的安全性。当前,数据流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信任缺失。许多数据源方宁愿让数据闲置,也不愿承担数据加工带来的风险。可信数据空间通过技术信任体系,确保数据在空间内不会被泄露或滥用,从而推动数据的高效流通和融合利用。未来,我国计划到2028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形成一批数据空间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这将为数据要素的跨行业、跨区域流通提供坚实基础。

  三、高水平安全保障是释放数据价值的关键

  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核心在于流通与应用的效能,而高水平的安全保障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当前,海量数据仍处于“原矿”状态,缺乏初级加工和处理,多源数据融合难,难以形成高价值数据产品。可信数据空间通过推动跨主体、跨行业、跨区域的数据可信流通和融合利用,能够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和验证数据的价值。这一过程需要持续攻克核心技术,优化审批流程,释放政策红利,从而为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和利用提供有力支持。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核心生产力,其价值的充分释放依赖于可信数据空间的构建。通过技术信任体系,可信数据空间能够有效解决数据流通中的信任缺失问题,推动数据的高效加工、融合和验证。未来,随着可信数据空间的广泛应用,数据要素的跨行业、跨区域流通将更加顺畅,为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矿产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