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中国旅游市场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跨境旅游与县域旅游两大趋势齐头并进,成为推动市场复苏的核心动力。政策红利的释放与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共同为旅游市场注入新的增长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旅游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预计将达到215万人次,同比增长27%,这一数字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73%,成为假期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其中,中日游客的“双向奔赴”尤为突出。日本黄金周与中国“五一”假期部分重叠,日本游客来华订单同比增长近两倍,中国游客赴日包车游预订量同比上涨60%。
签证便利化政策与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举措,显著提升了入境旅游的吸引力。上海、北京、广州、成都等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仍是入境游的核心目的地,而重庆、青岛等城市凭借特色文旅体验跻身热门榜单。日韩、东南亚国家成为主要客源国,韩国、日本、新加坡位列前三。
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进一步提升了部分城市的旅游热度。例如,重庆因网红博主的推荐,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93%。此外,高铁与航班的恢复也为部分目的地带来显著增长。例如,某知名度假村因中国香港直达桂林的高铁开通,入境游预订量大幅增长255%。
“避开人潮”“反向旅游”成为今年“五一”假期的一大趋势。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小城度假,推动县域旅游市场的消费升级。数据显示,四线及以下城市的旅游热度同比增长25%,增速高出高线城市11个百分点。县城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逾三成,400元即可入住高品质酒店。
吉林白山、海南文昌、新疆昆玉等“宝藏县城”凭借高性价比套餐走红,成为年轻游客的新宠。从酒店预订数据来看,一线城市预订率保持稳定,二线城市增长1.5个百分点,三线城市增长2个百分点,四线城市增长4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冷门小城,享受更加松弛、舒适的旅行体验。
“五一”假期期间,中国旅游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跨境旅游与县域旅游两大趋势齐头并进,政策红利与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为市场注入新活力。无论是中日游客的“互访热”,还是“反向旅游”带火的宝藏小城,都反映出旅游市场正从“回血”迈向“造血”,为未来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