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建材其他 资讯详情
2025年玻璃棉行业前景分析:升级成纤用水工艺
 玻璃棉 2025-04-29 09:27:27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愈发关键。玻璃棉行业作为工业领域的一部分,其用水情况既反映了行业自身的发展模式,也与国家整体的水资源战略息息相关。当前,玻璃棉行业在用水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深入探究其用水现状并提出优化建议,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玻璃棉行业用水现状

  (一)行业用水定额标准缺失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玻璃棉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截至2023年底,我国还没有发布玻璃棉制品行业取水定额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各地已发布的取(用)水定额地方标准里,也找不到玻璃棉制品行业的相关标准。为了掌握玻璃棉制品行业的用水情况,相关人员对14家企业(包含行业排名前三的企业)的45条生产线近两年的生产数据展开调研,这些企业分布在河北、四川、江西等多个玻璃棉制品主产区,调研产量约58.2万吨。

  我国玻璃棉制品生产行业产能集中度较高,2022年和2023年行业玻璃棉总产量分别是85万吨和77万吨,调研企业这两年的产量均为58.2万吨,分别占当年行业总产量的68.4%和75%,都超过了当年行业总产能的50%。经过对调研数据的整理,玻璃棉制品行业单位产品取水量平均值为1.45m3/t(按产量平均),行业前20%的水平为1.32m3/t,行业前80%的水平为2.01m3/t(均按产量进行排序)。若按照2023年玻璃棉制品行业产量约77万吨,单位产品用水量2.01m3/t来计算,全年玻璃棉制品行业用水量约万。

  (二)湿电除尘增加用水负担

  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多地要求玻璃棉企业达到超低排放,企业纷纷增加湿电除尘设备,这使得生产用水量上升。对部分含湿电除尘玻璃棉生产企业的用水情况进行调研后发现,湿电除尘工艺耗水量在0.250.30m3/t,平均值为0.27m3/t。也就是说,采用湿电除尘工艺的玻璃棉生产企业,取水要按0.27m3/t进行增加。

  (三)各环节用水情况剖析

  玻璃棉制品企业生产环节的用水主要分为成纤用水、冷却循环水(蒸发)、环保用水、辅助生产系统用水和附属生产系统用水这五个部分。成纤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最大,约为50%。这是因为在成纤工段,施胶(树脂)和纤维冷却都需要大量用水,高温纤维流需要大量冷却水来降温,防止粘结剂预固化,同时混合料配制也需要添加少量水。

  冷却循环水(蒸发)约占总用水量的23%,主要来自离心机、窑炉加料机等设备的冷却循环水以及预热锅炉汽化等自然损耗,生产不正常时放溜槽也会蒸发部分水。环保用水约占12%,用于车间喷淋降尘、非纯氧炉氮氧化物处理等,若要达到超低排放标准,配置湿电除尘后耗水量还会增加。辅助生产系统用水约占5%,涵盖网板冲洗、实验室等辅助生产环节。附属生产系统用水约占10%,包括浴室、食堂等辅助生产环节的用水。

  二、玻璃棉行业用水优化建议

  (一)升级成纤用水工艺

  成纤用水在玻璃棉制品企业总用水量中占比高达50%,对这部分用水进行优化意义重大。玻璃棉制品企业可以参考相关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对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改造。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前提下,通过技术改造和升级,优化成纤工段的工艺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用水环节和用水量。比如采用新型的纤维冷却技术,降低冷却水的使用量,或者构建封闭式水循环水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循环利用。

  (二)提高非常规水资源利用

  以往,大多数玻璃棉制品生产企业在粘结剂配置过程中都使用新鲜水,现在部分企业开始采用50%新鲜水加上超过50%链板等设备冷却水过滤后循环利用的方式。企业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在不影响粘结剂性能的前提下,雨量充足地区收集雨水用于粘结剂配置,其他地区使用精滤的冲洗水、环保设备设施产生的废水等非常规水替代新鲜水。

  (三)改进环保设备与管理

  为推动绿色转型,玻璃棉制品企业引入了环保设备。企业可以对集棉机链板冲洗水和电铺焦的冲洗水进行循环利用,通过引进先进的过滤设备和处理技术,确保冲洗水经过处理后能达到再利用标准。在企业管理方面,使用节水型清扫车,优化厂界内降尘喷淋的频次和时间,提高环保效率的同时减少用水量。

  (四)完善用水计量与管理

  玻璃棉行业前景分析指出,企业管理水平和水计量设备对玻璃棉制品生产用水量影响很大。很多企业因为用水成本低,管理粗放,仅设置一级水表,缺乏对各个用水环节的细致计量,生活用水管理也常常被忽视,造成水资源浪费。企业应加强计量器具的配备,在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关键环节增设水表,实现精确用水计量。完善节水制度,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用水情况,绘制清晰的管网图,以便更好地了解用水分布和流动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控。

  综上所述,当前玻璃棉行业在用水方面存在定额标准缺失、湿电除尘增加用水、用水管理粗放等问题,各生产环节用水占比不同且存在优化空间。通过升级成纤用水工艺、提高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改进环保设备与管理、完善用水计量与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玻璃棉行业的用水效率。展望2025年,若这些优化建议能够得到广泛实施,玻璃棉行业有望实现单位产品用水量降低20%的目标,推动行业向节水型、环保型方向转型,更好地适应国家水资源战略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玻璃棉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