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工业领域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正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为应对这一挑战,相关部门近日启动了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推荐工作,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此次推荐工作涵盖五大类技术装备,为工业节能降碳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工业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在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等行业,工艺革新与流程优化技术成为节能降碳的关键。例如,短流程制造技术能够显著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此外,数据中心、通信基站、通信机房等领域的节能和能效提升技术也备受关注,如算力与能源协同应用、高效制冷、高效供配电、绿色智算系统解决方案等,这些技术将有效降低信息通信领域的能源消耗。
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正在成为工业用能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同时,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也为工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加速工业用能结构的优化和低碳化进程。
低碳原料燃料替代、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二氧化碳捕集及高值化转化利用、碳排放核算监测、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与替代等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是工业减碳的核心手段。这些技术不仅能够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还能通过碳捕集和转化利用,实现碳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工业减碳提供了新的思路。
数字化能碳管理等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信息通信技术,正在实现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信息的采集、智能分析、精细管理和系统优化。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推动工业领域数字化与绿色化的深度融合,为工业节能降碳提供智能化支持。
能效指标达到或优于相关国家标准1级能效等级的工业量产装备,包括电动机、变压器、工业锅炉、风机、容积式空气压缩机、工业制冷设备、热泵等,是工业节能降碳的重要硬件保障。这些高效节能装备的推广应用,将显著提升工业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总结
此次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推荐工作,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路径和装备支持。通过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工业减碳技术、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以及高效节能装备的推广应用,工业领域将加速实现节能降碳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