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如何通过精准的货币政策工具实现稳就业、稳增长,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日,相关部门在新闻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下一步的宏观政策方向,强调将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工具箱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稳就业是经济稳定的基石。下一步,将更大力度推动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重点支持返乡农民工、新市民、高校毕业生、妇女等重点群体的创业就业。通过金融支持,帮助这些群体实现稳定就业,从而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持续发展。
外贸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针对外贸依存度高、暂时遇到困难但产品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将指导金融机构不抽贷不断贷,保障其合理融资需求。这一措施将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助力其渡过难关,保持外贸稳定。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将从服务消费供给侧发力,聚焦文旅、体育、餐饮、住宿、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过与其他政策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服务消费供给的大幅提升和改善,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消费需求。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将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工具,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做好两新两重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通过金融创新,为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此外,相关部门还在研究丰富政策工具箱,将适时推出增量政策,助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效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从总量看,精准投放流动性,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3月末M2余额326万亿元,同比增长7%。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3万亿元,同比增长8.4%。人民币贷款余额265万亿元,同比增长7.4%。剔除地方政府通过发行专项债券归还存量隐形债这一因素,按可比口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同比增速超过8%。
从结构看,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更加有力。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普惠金融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大约为38万亿元。一季度增加了大约2200亿元,跟去年一季度相比同比多增超过2000亿元。
从利率看,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经营主体和居民利息负担持续减轻。今年3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大约为3.3%,同比下降了0.45个百分点。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大约为3.6%,同比下降了0.55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通过精准的货币政策工具和丰富的政策工具箱,相关部门将有效应对当前经济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稳就业、稳增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