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全球经济与贸易体系面临严峻考验的背景下,医疗行业尤其是骨修复材料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中美关税战的不确定性对半导体、汽车和医药等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而骨修复材料行业则在这一背景下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奥精医疗作为国内骨修复材料的领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正在构建可持续增长的底层逻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医疗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指出,骨修复材料领域主要存在自体骨、天然骨与人工骨等产品,三者各具优劣。近年来,人工骨材料凭借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供给充足的优势,逐步替代天然骨。奥精医疗自主创新研发的矿化胶原人工骨修复材料,具有“制备工艺仿生、微观结构仿生、组织成分仿生”的特点,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临床应用中可完美解决异种骨、同种异体骨等存在的来源有限、免疫排异及伦理问题。据统计,人工骨市场份额已从2018年的不足30%快速攀升至当前主导地位,并有加速替代的趋势。
我国的骨修复材料行业起步较晚,进口品牌的临床使用比例较高,部分国产产品的核心原料与技术也存在受制于人的困境。近年来,在需求激增、政策红利、技术突破等多重利好的刺激下,我国骨修复材料市场发展迅速,国产品牌的产品技术水平已经赶上甚至已经超越进口品牌。国家集采政策成为国产替代的核心驱动力,进一步挤压进口产品市场空间。奥精医疗的国产矿化胶原人工骨修复材料的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和自主可控,成为国内骨缺损修复材料取代进口产品的标杆性高端骨科产品。2023年公司的“骼金”人工骨修复材料中标国家集采,使得奥精医疗产品得以加速进院,公司人工骨终端医院数达到1800家,较集采前大幅增长。
奥精医疗的矿化胶原人工骨修复材料包括“骼金”、“齿贝”、“颅瑞”等产品,种类丰富,可充分满足临床骨缺损修复需求。为进一步降低集采带来的压力,奥精医疗积极布局标外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丰富产品管线,形成了骨科、口腔、神外三大领域并驾齐驱的局面。2024年奥精医疗完成对德国HumanTech Dental公司的收购,布局口腔种植产品,该产品与公司的齿贝产品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在市场拓展方面,奥精医疗采取的是内外双循环的多元化市场拓展策略。国内市场通过集采加速入院、攻城略地,成为公司稳固的基本盘。海外市场则是奥精医疗战略推进的重点领域,2024年奥精医疗重点聚焦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顺利获得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注册证,全面打开东南亚市场。据预测,20232028年东南亚骨科修复材料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达21.4%,远超全球平均的7.2%。这一区域既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超6.5亿),又面临医疗基建升级、商业保险普及的双重红利。
奥精医疗的核心产品矿化胶原骨修复材料主要原材料为I型胶原蛋白及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产品已经获得中国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并即将投入生产,未来可实现公司原材料的自主可控。胶原蛋白海绵兼具原材料和独立产品的双重属性,有助于降低公司人工骨修复材料的生产成本,提升人工骨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优势。2024年11月,奥精医疗于潍坊建设的新产线开始投产并投放市场,新产能建成后将新增200万盒年产能,是公司2023年销量的4倍。新产能的投产,实现了公司规模化发展效应,能够满足产品出海和集采带来的需求增加。
总结
在全球经济与贸易体系面临严峻考验的背景下,奥精医疗通过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正在构建可持续增长的底层逻辑。关税战加速了骨修复材料国产替代进程,技术创新驱动了国产替代进程,全球化布局构建了内外双循环体系,供应链自主化降本增效。在人工骨修复材料快速发展的利好市场环境下,奥精医疗通过多元化产品力、全球化布局和供应链自主化,战略规划清晰、进展迅捷,在不确定的竞争环境中抓住了确定性的可持续增长底层逻辑,未来可从容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