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春季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资金短缺问题往往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天津市农业农村委联合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支持模式,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便捷、低成本的资金服务,助力春耕备耕顺利开展。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金融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天津市农业农村委牵头梳理了宝坻区、静海区、宁河区等农业大区的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名单,并将其推送给金融机构,支持商业银行开通贷款绿色通道。这一举措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快速融资的便利。例如,某家庭农场因规模从500亩扩展至2600亩,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通过银行绿色通道,仅用不到一周时间就获得了150万元的信用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
为切实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天津金融机构针对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推出了利率优惠的贷款产品。某农机服务合作社在采购化肥时遇到资金难题,通过申请“吉祥·好易贷”获得了100万元的低息贷款,避免了因抵押农机具而影响生产的风险。这种低成本的融资方式,有效缓解了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压力。
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领域,天津市农业农村委与天津农商银行联合搭建了“银农直连”系统,与政府“三资管理平台”无缝对接,实现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收支、票据管理、批量代发等8项功能的线上化。某村村委会工作人员通过“银农直连”系统,仅需动动手指即可完成款项支付,大大提高了资金管理效率,村民也无需再花费半天时间跑银行。
天津市通过强化金融支持,不仅解决了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难题,还推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2024年,全市新创建了3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展现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显著成效。金融机构通过精准对接需求、降低融资成本、优化服务模式,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总结
天津市通过创新金融支持模式,精准对接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降低融资成本,优化金融服务,为春耕备耕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举措不仅解决了农业生产的燃眉之急,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金融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