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智能驾驶技术正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焦点。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式开幕,本届展会首次设立了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展区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数量较上届显著增加。众多国内外汽车科技企业齐聚一堂,展示了最新的智能驾驶技术成果,尤其是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和L4级无人驾驶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成为本届车展的核心亮点。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驾驶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Robotaxi无疑是本届车展的最大看点之一。多家企业展示了从已量产到即将量产的Robotaxi车型,标志着智能驾驶技术正式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某知名自动驾驶企业在展会上发布了第七代车规级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方案,该方案搭载了100%车规级零部件,自动驾驶套件总成本较前代下降70%,成为全球首个基于车规级芯片实现L4级全场景无人驾驶能力的系统方案。该企业还宣布,2025年将是Robotaxi量产元年,并计划与多家车企合作推进前装量产。
此外,另一家科技公司与车企联合推出的Robotaxi车型也首次亮相。该车型基于全球化安全冗余平台,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计划2025年底下线交付,2026年将在部分城市示范运营。该车搭载了行业首个可量产的三域融合整车中央计算大脑,GPU算力超过2000 TOPS,CPU达48核,传感器接入能力比上一代提升一倍,展现了智能驾驶技术的强大潜力。
除了Robotaxi,商用L4无人驾驶技术也在多个细分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某自动驾驶货运公司在展会上推出了未来运输机器,并宣布其大宗货运和快递快运车型将于2027年量产,首款定价25万元,年服务费5万元。该公司还与多家技术供应商展开深度合作,部署最新一代激光雷达,应用于L4级自动驾驶重卡上。
在矿山、末端配送、中低速物流等商用自动驾驶领域,部分企业已经跑出领先优势,提升了无人驾驶技术的信任度和认可度。随着公众和政府对于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兴趣大幅提升,商用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扩大。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大规模普及,辅助驾驶方案的宣传重点逐渐从算法转向量产能力和工程化能力。某企业发布了基于国产芯片的端到端城市NOA解决方案,成为行业中首个基于国产芯片实现该技术的企业,预计2025年NOA的上车量将突破100万。另一家企业则推出了基于智能驾驶平台的高分辨率摄像头模组和雷达产品,强调“软硬一体”能力,提供更具性价比的辅助驾驶方案。
在L3有条件自动驾驶逐步放开的关键节点,如何平衡驾驶员自由度与驾驶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某企业推出的记忆行车量产方案与座舱大模型智能管家,通过大模型的高精度动作捕捉与多维度行为分析,为L3有条件自动驾驶的规模落地提供了关键支撑。
本届车展不仅是国内企业的展示平台,也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多家国际科技企业首次参展,展示了最新的智能驾驶技术成果。某国际芯片巨头发布了第二代AI增强软件定义汽车SoC,AI性能比前一代提升10倍,每瓦CPU性能提升61%,音频性能提升两倍,计划2026年在量产车辆上部署。该企业还与国内企业合作推出舱驾融合平台,整合大算力芯片,满足从L2+到L4的驾驶需求。
另一家国际辅助驾驶企业也首次以参展商身份亮相,展示了基于复合人工智能系统的全面驾驶自动化解决方案,并开展高速和城区领航辅助驾驶体验活动。该企业表示,中国市场的机遇和潜力巨大,未来将持续加强本土化投入,助力中国车企拓展全球化业务。
总结
本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充分展现了智能驾驶技术的最新成果和未来趋势。从Robotaxi的量产突破到商用L4无人驾驶的落地应用,从辅助驾驶技术的升级到国际交流的深化,智能驾驶技术正在引领汽车行业的变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智能驾驶将为未来出行带来更多可能性,推动全球汽车工业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