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服装 资讯详情
服装产业在关税风暴中的创新与转型
 服装 2025-04-24 11:09:18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全球贸易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服装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滥施关税不仅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也给中国服装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和第一外贸大省,广东的服装企业在这场风暴中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创新能力。通过深度走访和记录,我们可以看到广东服装企业如何通过科学谋划、主动调整,借助广交会等平台,在市场的变局中开辟新的产业格局。

  一、美国关税政策对服装产业的双重影响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服装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美国滥施关税不仅引发了全球的声讨,也在其国内激起了反对浪潮。美国服装与鞋类协会的负责人曾表示,许多企业依赖外国原材料,而这些原材料在美国几乎没有替代品。这种依赖使得美国服装产业在关税政策下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在广东,服装产业与美国经贸往来密切,美国是广东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然而,随着关税冲击的持续加剧,广东服装产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一家知名婚纱晚礼服企业的总经理表示,美国客人最近经常询问价格是否可以降低,但考虑到目前的利润,已经没有再下调的空间。该公司2024年出口美国的业务约占总量的30%,面对美国订单可能减少的情况,欧洲市场成为了他们后续稳定增长的筹码。

  二、广东服装企业的多元化应对策略

  面对关税政策的冲击,广东服装企业采取了多元化的应对策略。一家位于广州大塘的小服装厂老板表示,他们开始寻找新的市场,欧洲订单虽然量小,但客户愿意为品质买单。前两周接了一个德国小众品牌的订单,200件羊绒大衣,价格比美国订单高30%,还不用拼量。此外,他们还计划开拓国内市场,多一条路多一份稳定。

  另一家服装制造龙头企业则从依赖外贸“借船出海”转变为内贸“自主航行”。该企业品牌及零售副总裁表示,最初的转型过程充满坎坷,因为做欧美客户跟做国内客户是完全不同的思路和状态。国内订单模式的特点是“短、平、快”,交期更短、订单量较小,对“小单快反”的要求也更多。通过全面提升产品品质和员工能力,该企业成功转型,并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

  三、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转型升级

  在关税政策的压力下,广东服装企业不仅积极应对市场变化,还致力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型升级。一家拥有四十余年纺织服装全产业链运营经验的企业,推出了自有男装品牌,并创新性地采用无水染色、盐回用、靛蓝回用等技术,以及智能自动化生产设备。这些行业领先的技术和设备,不仅在自有产线和品牌使用,也为其他纺织企业和服装品牌提供技术与服务。

  另一家婚纱晚礼服企业则通过在欧洲地区开设实体门店,逐步站稳市场,目前产品销量已占据当地市场份额的5%。该企业总经理表示,新款婚纱上市节奏显著快于当地同行,款式选择丰富,设计风格新颖,列于引领之前列。自有品牌的好处在于容易控制成本,销售渠道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有比较灵活的主动权。

  四、总结

  在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广东服装企业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创新能力。通过多元化应对策略和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转型升级,广东服装企业不仅成功应对了关税政策的冲击,还在市场中开辟了新的产业格局。未来,随着全球市场的进一步变化,广东服装企业将继续通过科学谋划和主动调整,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服装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