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2025年初,该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出口额实现显著增长,为全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也离不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初,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传来捷报,出口额高达251亿美元,同比增长11.9%。这一数据充分展现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增长是在国际经贸形势复杂化的背景下实现的,更加凸显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韧性和发展潜力。
回顾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出口表现同样强劲。出口额达1595.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进口额达3857.9亿美元,同比增长10.5%。这些数据表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也在不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东盟、越南、印度等新兴市场成为中国集成电路出口的重要增长极,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效应。广东省以超过22.7万家集成电路相关企业数量位居首位,占全国企业总数的32.15%。江苏省和福建省分别以6万余家和4.6万余家相关企业数量紧随其后。这种区域集聚效应有利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
在进口方面,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与主要贸易伙伴保持着密切合作。大陆集成电路进口份额超五成来自台湾地区和韩国,日本则为中国半导体制造设备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这种合作格局既体现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开放态度,也反映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中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集成电路相关企业超70.7万家。其中,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3.5万余家。这一数据充分展现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蓬勃生机。值得注意的是,涉及司法案件的集成电路相关企业约占总数的2.84%,这一比例相对较低,反映出行业整体经营状况较为健康。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从2025年初的出口数据到2024年的进出口表现,从区域分布到企业数量增长,都充分展现了这一产业的活力和潜力。展望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企业创新的共同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有望在全球舞台上继续闪耀,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腾飞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