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稀土作为战略性资源,其供需格局和价格波动备受关注。2025年,随着中国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国内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增速放缓,以及缅甸稀土矿进口的不稳定性,稀土价格止跌回稳,产业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稀土永磁材料作为核心应用领域,其下游需求持续扩展,推动磁材企业加速布局高端产能,行业周期有望重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稀土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2022年以来,稀土原料价格进入下行周期,2024年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及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主要稀土产品价格震荡下行。然而,2025年一季度,稀土价格止跌回稳,稀土价格指数从2024年12月的163.5上升至2025年4月的181.7,涨幅达11.13%。这一反弹主要得益于中国对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以及国内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调整。2024年,中国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27万吨和25.4万吨,增速较过去三年大幅放缓,供需格局逐步优化。
2025年4月,中国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一举措加剧了海外中重稀土的供给紧张,推动海外稀土价格上涨,进而带动国内稀土价格跟涨。中国作为全球唯一具备稀土全产业链生产能力的国家,其政策调整对全球稀土市场影响深远。2024年,中国稀土矿产量约为27万吨,占全球的68.5%,出口管制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
稀土永磁材料是稀土产业链的核心应用领域,其下游需求涵盖新能源汽车、节能变频空调、风力发电、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多个行业。2024年,国内钕铁硼磁性材料企业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和行业竞争加剧影响,盈利普遍下降。然而,随着稀土价格的反弹,磁材企业的高端制品产能持续扩张。例如,某企业2024年高性能磁材毛坯产量约2.93万吨,同比增长39.48%,并规划到2025年建成4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能。此外,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也为稀土永磁材料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稀土产业链的一体化发展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某龙头企业依托资源优势,已实现稀土上中下游一体化布局,其子公司拥有2万吨抛光材料、2000吨永磁材料、5000吨储氢材料及9万吨磁性材料产能。随着稀土价格的反弹,该企业2025年一季度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29亿至4.39亿元,同比大幅增加。此外,磁材企业通过前瞻性布局下游应用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2024年10月,《稀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中国稀土产业进入规范化、高质量发展阶段。2025年2月,相关部门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暂行)》和《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暂行)》的公开征求意见稿,旨在促进稀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支持为稀土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结
稀土产业的供需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价格反弹与产业链重塑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出口管制的实施、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调整以及磁材企业的高端产能扩张,共同推动了稀土产业的优化升级。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繁荣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