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公共安全设备 资讯详情
基础设施升级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展新格局
 基础设施 2025-04-23 06:37:47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3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新增93.1万台,同比增长30.1%。这一显著增长不仅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能源体系的优化升级奠定了基础。

  一、充电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基础设施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截至今年3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已达1374.9万台,同比增长47.6%。其中,公共充电桩新增32.1万台,同比增长75.3%;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新增61.1万台,同比增长14.6%。这一增长态势表明,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已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需求。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达263.3万辆,桩车增量比为1∶2.8,显示出充电设施与车辆增长的紧密关联。

  二、区域布局优化,重点省份引领发展

  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安徽、湖北、四川、北京等省份的公共充电桩建设占比达67.9%。这些地区的充电电量也主要集中在公交车和乘用车领域,环卫物流车、出租车等其他类型车辆占比较小。这种区域布局的优化,不仅提升了充电设施的利用率,也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补短板行动加速,县域充电设施建设提速

  为适应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其他地区也在加速补短板。今年3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公示了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备案审查结果,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等75个试点县入围。宜春市近年来加快充电桩建设,截至目前,已建设充电场站700多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近3000台,近4000个充电车位投入运营。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县域充电设施的覆盖率,也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充电设施性能优化,虚拟电厂助力电网互动

  在数量增加的同时,充电设施的性能优化工作也在持续展开。前不久,调节能力达2万千瓦的充换电虚拟电厂在江苏省苏州市投入运营。电网工作人员在线发出指令,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在十几秒内响应,通过能源平台控制充换电站参与电网互动。这是目前地级市接入换电规模最大的充换电虚拟电厂。这种新型电网系统中,充换电企业既是用电户也是移动储能端,犹如城市的“充电宝”。电网需要时,充换电站可以灵活调控负荷,甚至反向放电。

  五、未来展望: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当前,苏州地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60万辆,换电站百余座、充电桩超30万台。后续,供电部门将推动更多充换电运营商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过参与需求响应、电力市场交易,探索新能源汽车储能潜力商业化应用路径,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实践支撑。推进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是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巩固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优势、加速迈向汽车强国的关键支撑。

  总结

  充电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和性能优化,不仅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能源体系的优化升级奠定了基础。未来,随着充电设施覆盖范围的扩大和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基础设施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