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新能源电池作为关键支撑技术,其安全性和性能优化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近日,一项聚焦高比能新能源电池安全检测与评价技术的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会在厦门举行,标志着该领域研究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这一进展不仅为新能源电池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新能源电池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近年来,厦门市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重点布局新能源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通过精准施策推动产业延链、强链、补链。目前,厦门已吸引多家新能源龙头企业落地,并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了层次分明、协同紧密的产业集群。数据显示,2024年,厦门市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9.4%,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厦门在新能源电池检测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创新布局。
新能源电池在向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方向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热失控、燃烧爆炸等普遍性质量问题的挑战。为破解这一行业难题,厦门市早在2017年就前瞻性地布局了新能源电池检测技术服务平台。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投入超过2亿元,成为福建省内唯一获得国际电工委员会互认测试实验室资质的电池检测平台,可提供动力类、储能类、消费类电池的全领域检测服务。
依托新能源电池检测技术服务平台,高比能新能源电池安全重点实验室于2024年9月获批筹建。该实验室由多家单位共同参与建设,预计总投入超过7.2亿元,占地面积超5万平方米。目前,实验室已通过近150项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标准和近130项CMA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标准,检测能力覆盖60多种产品和80多种产品。实验室的启动,标志着新能源电池安全检测技术迈入新阶段。
高比能新能源电池安全重点实验室以提升市场监管能力为核心目标,聚焦安全评价预警、前瞻技术检测研究以及产业创新引领孵化三大核心领域。实验室组建了由15位行业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为实验室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未来,实验室将围绕高比能新能源电池关键检测技术和氢燃料电池性能优化及安全提升策略,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公益性技术研究,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实现安全、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在建设推进会上,实验室成员单位现场签订了分任务书,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任务,为协同攻关、高效推进实验室建设奠定了基础。在学术报告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动力电池标准现状及发展趋势、锂键化学与AI赋能电池材料开发、储能电池安全性研究进展等主题,分享了前沿技术成果。推进会现场还举行了重点实验室授牌仪式等活动,为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实验室相关人员颁发了聘书。
总结
高比能新能源电池安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不仅是厦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全国新能源电池安全检测技术提供了新的研究平台。通过聚焦行业痛点,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实验室将为新能源电池产业的安全性和性能优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