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4月广州迎来第137届广交会,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港以专业化力量助力国际客商把握中国市场脉搏。通过整合粤港澳三地资源,服务团队为跨境投资、合同纠纷等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展现中国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开放姿态,成为国际贸易规则对接的重要窗口。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服务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在第137届广交会上,广州市司法局统筹粤港澳三地律师、仲裁员、公证员及域外法查明专家等专业力量,组建了168人的跨区域服务团队。这一创新举措为全球客商提供从公司设立到争议解决的“一站式”法律支持,尤其针对当前国际贸易中的关税政策不确定性问题,精准回应企业关切。数据显示,咨询量最高的领域包括跨境投资合规、合同风险防控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折射出国际商界对中国市场规则的深度关注。
本届广交会中,超过半数的客商咨询聚焦于“如何在中国设立公司”。服务团队通过案例解析与政策解读,帮助外资企业规避税务合规风险,并提供从注册流程到经营规划的全流程指引。一名伊拉克网红客商在获得专业建议后,不仅现场拍摄视频记录体验,更计划将广州作为跨境电商新业务的起点。此类互动凸显了法律服务对跨境投资决策的关键作用,也印证了中国市场吸引力持续增强的趋势。
来自哥伦比亚的资深客商维克多表示,其与中国供应商长达30年的合作历史证明了中国商业规则的稳定性与透明度。“关税战”背景下,更多企业选择通过广交会法律服务港获取合规建议以应对复杂国际环境。俄罗斯客商则提到,中国供应链的多元化抗风险能力使其更倾向拓展非美市场业务。这些反馈表明,涉外法律服务正成为连接中外商界信任的桥梁,助力全球贸易参与者规避政策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本届广交会首次引入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代表及国际仲裁专家,其中11名来自香港、澳门等地的专业人士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提供支持。这种区域协作模式不仅强化了法律服务的国际化水平,更凸显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广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大湾区协同机制正推动涉外法律服务从单一咨询向系统性解决方案升级,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企业提供更强保障。
总结:广交会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港以专业、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成为国际贸易规则实践与法治理念传播的枢纽。通过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强化区域协作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中国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化挑战,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中为中外客商提供可靠支撑。这一平台不仅服务当下交易,更为未来跨境合作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基石。